人才是学院发展的第一资源。电信学院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师资培育工作,继续推进人才双百计划和学科发展人才驱动计划,紧密围绕学院两大学科、四个专业以及学科交叉发展和建设所需,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学校关于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要求,制定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人才引进和管理服务机制,组建各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团队,推进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1. 积极开拓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人才资源库
为持续优化师资队伍,我院积极构建多元化人才引进网络:加强与东北地区学科联盟的密切交流,建立意向博士人才库;紧跟我校人才引进战略,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目标,定向追踪学科潜力人才;积极参与线下招聘会,现场对接目标人选;各类学术会议交流中,同步宣传人才引进政策;发动院内教师,挖掘人才资源;激活校友推荐机制,拓展优质人才来源。通过系统性整合上述渠道资源,已初步建成动态更新的高层次人才储备库,实现信息的分类归档与持续跟踪,为精准引才提供长效数据支撑。
2. 规范人才引进面试工作,严把人才质量关
2025年上半年,学院择优组织了13人次博士人才引进面试工作,面试严格按照程序,对博士的学术背景、科研潜力、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与评估,体现电信学院对人才引进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才质量把关的审慎态度。
表1. 2025年上半年意向博士人才面试汇总表
序号 | 姓名 | 毕业院校 | 毕业专业 |
1 | 郑*波 | 湖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锁*华 | 四川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 王*格 | 中山大学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4 | 李*楠 | 威斯康星-密尔沃基 | 物理 |
5 | 王*文 | 大连海事大学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6 | 张* | 大连海事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7 | 刘*云 | 吉林大学 | 凝聚态物理 |
8 | 高*天 | 北京邮电大学 | 数学与系统科学系部-系统科学专业 |
9 | 张*明 | 东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 贾* | 日本会津大学 | 计算机信息系统 |
11 | 庞*博 | 东北大学 | 软件工程 |
12 | 邱* | 中山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3 | 刘*韵 | 多伦多大学 | 机械与工业工程 |
意向博士来自于美国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国际、国内一流高校。通过严格筛选,上半年成功引进两名优秀青年博士人才:李雅楠博士,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王风格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两位博士均通过了学校副教授职称资格认定。此外,还有三位博士正进入了与学校签订协议阶段,这是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他们将进一步增强学院电子与通信学科科研与教学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提升我院高水平师资力量及国际化水平。
图1.李雅楠博士面试现场
图2.王风格博士面试现场
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支撑。引进高水平博士人才,不仅直接关系到电信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更是推动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能力、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动力。
3. 加强青年教师培育,提升人才竞争力
1)组织和参与学术交流和培训
2025年上半年,学院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23次,包括教学培训、学术会议、科研调研、访企拓岗等,足迹遍及浙江、西安、成都、北京、苏州等城市。教学培训、学术会议会议包括2025功率半导体技术在数据中心及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大会、中国微波周会议、ITCC和CNIOT 2025国际会议等;访问企业包括西安艾尚智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乾景防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顿思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等。各类交流和培训可以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与行业对接水平,强化人才核心竞争力。
2)组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工作
2025年上半年,学院组织了各类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工作。4月,我院推荐彭晏飞、高明明、冀常鹏三位老师参加校本科教学名师的评选。5月,我院响应学校通知,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评选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通过备赛竞赛,教师系统梳理教学思路,强化课程设计与互动能力;通过组织观摩,促进跨专业教学融合,实现"以赛促教"。7月,“2025年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科技人才托举计划项目”中,学院共有6名青年教师的青年托举计划项目立项。
优秀人才的加入和培养,能带来前沿的研究方向、先进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同时也是学科对外联系、构建学科联盟的重要手段,为学科的交叉融合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这也是学院构筑人才高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为电信学院加强创新能力、提升学科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审核:张瑞红 翟雷应 南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