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取后疫情时代我院本科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我院《精准施策,谋划长远——电信学院关于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施措施》(2020年4月9日发)关于本科教学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和教学工作实际,以及我院《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重点》(2020年3月1日发)的推进情况,制定本年度秋季学期的本科教学、管理和改革工作重点。
(1)2020 年春季学期的课程考试(含重修课程)安排在第 1 和第 2 周;2019 年秋季学期的课程补考安排在第一周的周六和周日(9 月 5 日、9 月 6 日)进行;2020 年春季学期的课程补考计划从第 4 周开始。各系主任、系秘书和学院教学秘书组织完成好春季学期未考试课程的考试工作。任课教师在考前要充分做好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对于上学期因网络等原因未能参加网课学习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重点进行补课和辅导,对参加网课学习的学生,也好做好课程内容的总体复习工作,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
(2)期末考题由任课教师结合调查摸底情况和上学期授课质量进行出题,原则上不能降低考试要求。同一门课由多名教师讲授的,要由授课教师集体讨论出题,考试题要与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密切相关;系主任要对自己专业的考试卷认真审核把关,照顾协调好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8 月 25日上午 11.00 前各系收齐 2020 年春季学期的课程考试卷,系主任审核签字后,交给学院进行存档。
对于上学期因线上教学而不能正常开展的实践类教学任务,本学期在线下教学正式启动后,尽快安排,在第 4 周之前保质保量完成;负责实践教学的老师,要与相应理论课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安排实践教学任务,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后,尽快批阅实验报告,及时提交实验成绩。
学生返校后,仍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各位任课教师要充分做好线上教学的各类资料准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以直播课的形式按课表时间授课;待线下教学正式启动后,由线上教学过渡到线下教学,同时也不要丢弃线上教学的优势,应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
4.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的标准化工作
(1)培养目标的修订各专业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和家长期望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的修订,特别是要明确毕业 5 年左右应达到的目标。
(2)各专业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和专业认证的 12 条通用毕业要求,对毕业要求进行本地化和进一步指标点分解,并针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合理性开展毕业生、在校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工作。
(3)各任课教师要进一步修订所负责理论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特别是课程目标要结合课程内容和毕业要求进行制定,一个课程目标不能对应多个毕业要求指标点,但一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可对应多个课程目标。并且,课程目标中的动词要可观测、可衡量、具体化。不用诸如“理解”、“掌握”、“了解”等模糊词汇,应使用“转述”、“计算”、“实现”等动词。例如,课程目标“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替换成“能够正确转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释和计算”。
(4)各任课教师要会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每学期期末要给出所授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及计算依据,并建立相应的课程目标达成度持续改进机制。
(5)各专业要结合学院下发的评价机制,制定好本专业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设计好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调查问卷、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及培养目标用人单位期望吻合度调查表;建立毕业生追踪机制,调查清楚毕业生未来 5 年发展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各系主任、秘书和各任课教师要及时全面收集专业认证的支撑材料,并上传至学院数据中心服务器。
5.加强对教改项目和一流本科课程的支持
我院决定对上半年申报的教改项目全部予以资助(获得学校资助的学院不重复资助),对于取得的优秀成果,学院负责组织协调,由项目负责人主导,在一定范围内予以试点运行;大力支持《计算机图形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利用一流本科课程的优秀模式,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各关键环节的形式和内容,包括教案、PPT的统一模板化,自动生成相同难度但不同参数的考试题及答案,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标准化。
各任课教师要注重教学创新和教学成果积累,收集和撰写申报教学成果奖和教改项目的素材。
6.切实推进本科生培养目标驱动计划
本科生培养目标包括政治思想达标率、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课程及格率和优良率、实践能力达标率、毕业率和就业率。学院教学工作今后主抓、专业课程及格率和优良率,配合学生管理部门抓实践能力达标率,要求每名学生在毕业之前要参加至少一次大赛,或实质性参与的科研项目,或组织学院实践竞赛,促成实践能力达标,提高专业课程及格率和优良率,同时配合做好毕业率和就业率工作。学院和各专业定期组织竞赛,学院事先组织竞赛指南收集,各位有意向组织竞赛的教师可以提交指南并设计竞赛题目,学院负责指南项目的审批和资助经费,竞赛结果由获批指南项目的负责人评判,负责人有指导优秀获奖学生参加校级以上竞赛的优先权。
二、教学管理
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重点》(2020年3月1日发)一致。
1.建议各专业筛选优秀本科生成立实验班,推行本科生研究所和导师共同负责制目的是:(1)发现并留住优秀本科生继续攻读本校本学科研究生;(2)参加各类大赛并获奖,提升我院声誉;(3)给其他本科生做出榜样;(4)莫让优秀学生随波逐流受到差生影响,好学苗要培养好;(5)逐步形成高质量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形式:(1)越早挑选越好,由学生、研究所和导师进行双选,实行本科生研究所和导师共同负责制,导师负责学生人数根据情况设置上限;(2)人数限制在20-25人,建立动态准入和准出机制,实验班学生属于多个导师;(3)奖学金向实验班学生倾斜。
非实验班学生按照专业对应研究所同样实行本科生研究所和导师共同负责制。作为第二梯队,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分类培养、定向培养。
2.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实现实验室全部开放,并有效管理。实验室管理可采用研究生和重点本科生轮流值班制,确定重点专业方向分组成员进驻实验室。按照年级专业课情况,学习专业设计软件、仿真软件、应用开发软件,设计和测试电路,开发各种电子信息系统,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参加大赛项目,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等,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做好实验室开放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目标。可由实验中心制定统一管理规章制度,各实验室负责人做好各自实验室管理细则。
3.建议各专业结合我校3个优势学科背景进行人才分方向培养
鉴于我院4个专业重技术轻业务背景的特点,建议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结合其他行业背景,加强学生对业务背景知识的了解。比如,学院或各系可以聘请我校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教师,给学生介绍各自专业的专业导论知识,并结合具体业务背景进行工程实践;相关费用由学院讨论解决。
4.其他教学改革办法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重点》(2020年3月1日发)一致。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