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日常管理 >> 正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安全教育手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3-30 [来源]:学生处 [浏览次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安全教育手册












党委学生工作部 公安处  编印

2021年9月






目录

第一章 人身安全 

第一节 防伤害 

第二节 防滋扰 

第三节 防性骚扰 

第二章 财产安全 

第一节 防盗 

第二节 防诈骗 

第三节 防抢劫抢夺 

第三章 消防安全 

第一节 高校火灾的预防 

第二节 发生火灾后的应对 

第四章 交通、游泳安全 

第一节 交通安全 

第二节 游泳安全 

第五章 防范自然灾害 

第一节 地震 

第二节 洪水 

第六章 网络安全 

第七章 其他 

第一节 食品安全 

第二节 用电安全 

第三节 社会实践安全 

第四节 就业安全 

第五节 节假日安全 

第六节 校园不良网络借贷 

第七节 预防传染病 

第八节 生命急救常识 

附件:常用电话一览表 










第一章 人身安全

第一节 防伤害

一、大学生被伤害的原因

大学生被伤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矛盾纠纷。大学生之间因矛盾处理不善,相互忌恨成仇,由言语上的摩擦发展为身体上的伤害。

2.情感纠葛。大学生之间因感情受挫,意气用事,发生冲突。

3.因不法之徒的违法犯罪侵害引发或转化的伤害。社会上的犯罪分子,品质恶劣、道德败坏,常无端寻衅伤害大学生。校园周边如餐厅、网吧、商城、KTV等场所,人员情况复杂,是发生伤害事件频率较高的地方。

4.踩踏事故。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现象: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二、预防被伤害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尽量少去或不去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的场所。

3.在处理同学关系时,应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谅解。不强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4.正确处理感情关系。彼此间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尊重,遇到情感纠纷时应控制自身情绪、理性与对方沟通,切勿诉诸暴力。

5.学会化解矛盾。大多矛盾均由口角引起,言语不当或恶语伤人均有可能引起冲突,不要偏激地对待问题,不要用挑衅地言语刺激对方。

6.如遇精神病患者,应当尽快远离、躲避,不要围观,不要挑逗、取笑、戏弄、刺激他们,以免招致不必要的伤害;当他们自身遇到危险或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学校保卫处或当地派出所报告。

7.外出穿着不应过于暴露,举动不宜轻佻,尽量不带贵重物品。

三、预防踩踏

1.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发现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3.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

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7.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

8.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9.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

【案例1】2009年7月10日,南京某大学08级的5名同学,受同学宋某邀请,在校外一家餐厅吃饭,席间与一些社会青年发生冲突,遭社会青年用酒瓶和刀具攻击,致使宋某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2】2010年6月6日,北京某大学部分09级学生与隔壁宿舍楼的部分08级学生因看电视声音过大等原因引起矛盾冲突,08级学生向对方宿舍投掷酒瓶和砖头,引发双方十余名学生斗殴,双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且都受到学校处分。

【案例3】2014年12月31日23时,正值跨年夜活动,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案例4】2016年4月19日,南宁某高校女大学生通过滴滴软件打了一辆专车,男司机将她送到学校后免收了她的车费,但提出加她的微信号。学生毫无防备地同意了,第2天这名男司机次日将小颜约出,强行带到一个陌生小区里试图性侵,所幸该同学最后成功逃离并报警。

第二节 防滋扰

滋扰是指对校园秩序的破坏和对大学生无端挑衅、侵犯及伤害的行为。大学生必须提高警惕,预防和制止滋扰,以保证教学生活秩序的有序进行。

一、滋扰的常见形式

1.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滋扰,如通过引发矛盾或纠纷,有目的地进入学校寻衅滋事或报复等。

2.在运动、购物、返校等场合,寻机挑起与大学生的矛盾,进而酿成冲突。

3.外来人员被邀约到校内斗殴,使围观或路过的大学生无端遭殃。

4.电话滋扰。不停拔打骚扰电话,口吐污言秽语,扰乱他人生活。

5.信息滋扰。千方百计地打听大学生的个人信息,然后不停地给其发短信写邮件,内容不是低级庸俗的谈情说爱或造谣中伤,就是莫明其妙的恐吓或威胁,甚至是敲诈勒索,造成大学生在精神上极端痛苦。

6.专门尾随女大学生,有目的地到学生宿舍、教室等地寻找机会骚扰、调戏、侮辱,使其遭受各种伤害。

二、滋扰的预防

1.提高警惕,正确看待,慎重处置。面对滋扰,千万不要惊慌而应镇定对待。问清缘由、弄清是非,晓之以理,妥善处理。

2.充分依靠集体组织的力量,积极干预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如发现滋扰事件,要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报告。一旦出现公开侮辱、殴打等恶性事件,大学生要积极对其揭露和制止。

3.注意策略,避免纠缠,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在许多场合,滋事者仅有挑逗性的言语和动作,无有效证据。因此,一定要注意讲究方法,不要与其纠缠,要及时离开现场,避免受到伤害。

4.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

第三节 防性骚扰

一般而言,只要一方通过语言或肢体进行有关性内容的侵犯或暗示,给另一方造成心理上的反感、压抑或恐慌的,都可构成性骚扰。性骚扰的对象以女性居多。

一、性骚扰的类型

1.暴力型性骚扰,是犯罪分子使用暴力或野蛮等手段,如携带凶器威胁,或以言语恐吓,从而对女大学生实施调戏、猥亵或强奸等行为。

2.胁迫型性骚扰,是利用自己的权势或地位,对有求于自己的受害人加以利诱或威胁,从而强迫受害人与其发生非暴力型的性行为。

3.社交型性骚扰。与受害人约会的大多是熟人、同学、同乡,甚至是男朋友。受害人身心受到伤害以后,往往出于各种考虑不敢予以告发。

4.诱惑型性骚扰,是利用受害人追求享乐、贪图钱财的心理,诱惑受害人。

5.滋扰型性骚扰。一是无端向女生寻衅滋事、纠缠,用污言秽语进行挑逗或做出下流举动;二是暴露生殖器等变态型性滋扰;三是利用靠近女生的机会,在公共场所有意识地接触女生胸部、摸其身体等。

二、容易遭受性骚扰的时间和场所

1.夏天是女大学生容易遭受性骚扰的季节。夏天天气炎热,女学生衣着清凉,身体裸露部分较多,且学生晚上生活时间较长,外出游玩的频率较高,夜间光线昏暗,作案后不易被人发现;校园内绿树成荫,容易诱发犯罪分子对女学生进行性骚扰后方便逃脱的心理。

2.公共场所和僻静处所是女大学生容易遭受性骚扰的场所。教室、游泳池、街道等公共场所人多拥挤时,不法分子可能乘机袭击女学生;公园、夹道小巷、僻静街道楼边等僻静之处,若单独行走、逗留,易遭受袭击。

三、性骚扰的预防

1.积极防范

1筑起思想防线,提高识别能力。尤其是应该消除贪小便宜的心理。

2行为端正,态度明朗。如果有陌生人搭讪,不要理睬,除了眼神示意还可直接用言语提出警告,坚决表明自己的拒绝态度,使对方知难而退。

3用法律保护自己。对于失去理智、纠缠不清的无赖,女大学生千万不要惧怕他们的要挟和讹诈,也不要怕他们打击报复。要大胆揭发其阴谋或罪行,及时向校方报告,学会依靠组织和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千万注意不能“私了”,因为“私了”的结果常会使犯罪分子得寸进尺,没完没了。如果侵扰经常发生,要将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对方的行为和谈话的内容记录下来,便于为以后的投诉提供证据。

2.夜间行路安全

1保持警惕。如果在校园内行走,要选择灯光明亮、来往行人较多的大道。对于路边黑暗处要有戒备,最好结伴而行,不要单独行走。如果走校外陌生道路,要选择有路灯和行人较多的路线。

2陌生人问路,不要带路。如遇到陌生人有困难或寻求帮助时,可请保安或警察协助。

3避免穿着过分暴露的衣服,防止引起不法之徒的邪念。

4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机动车或自行车等,防止落入坏人的圈套。

5遇到不怀好意的人挑逗,要及时斥责,表现出自己的强硬态度。如果碰上坏人,首先要高声呼救;若四周无人,切莫紧张,要保持冷静,可采取周旋、拖延时间等办法等待救援。

6一旦不幸受侵害,不要丧失信心,要振作精神,鼓起勇气保护自己的权益。要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外貌特征,如身高、相貌、体型、口音、服饰以及特殊标记等等,受到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提供证据和线索,协助公安部门侦查破案。

3.宿舍安全

1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门窗损坏,应及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修理。

2睡觉前要关好门窗,天热时也不能例外,以防止犯罪分子趁机作案。

3夜间上厕所要格外注意。如果厕所照明设备损坏,应带上手电筒,上厕所前仔细查看。

4夜间如有人敲门问讯,要问清是谁再开门。

5周末或节假日,若同宿舍其他同学都回家了,最好不要独自一人住宿。回宿舍时,要留心门窗是否敞开,防止有犯罪分子潜伏伺机作案。如遇异常情况,可请二、三位同学同时进去,以确保安全。

6无论一人或多人在宿舍,当遇到犯罪分子侵害时,都要保持冷静,做到临危不惧。一方面稳住犯罪分子、拖延时间,另一方面争取暗中报警、积极呼救。

第二章 财产安全

第一节 防盗

一、常见的几种盗窃方式

1.顺手牵羊:作案分子趁主人不备将放在桌上、床上、走廊、阳台等处的钱物占为己有。

2.乘虚而入:作案分子趁主人不在,且房门抽屉未锁之机入室行窃。

3.窗外钓鱼:作案人用竹竿等工具在窗外将室内他人的衣服物品钩走。

4.翻窗入室:作案人翻越没有牢固防范设施的窗户、气窗等入室行窃。

5.撬门扭锁:作案分子使用各种工具撬开门锁,入室行窃。

二、盗窃的预防

1.宿舍防盗

1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柜子里或寄存它处。

2饭卡要随身携带,不要存太多的钱,丢失后要立即挂失。

3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轻易借给他人。

4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户锁好门,以防犯罪分子乘隙而入。

5不要留宿外来人员。大学生应该热情好客,但绝不能只讲义气,不讲原则、纪律。若违反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就等于引狼入室,造成恶劣后果将后悔莫及。

6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留心观察,如遇可疑人员在宿舍四处走动、窥探张望,要主动加以询问,如果来人既说不出正当理由又说不清学校的基本情况,可请他进一步出示其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身份证明,必要时可拨打报警电话。

7晚上入睡时,一定要关好门窗,不将贵重物品放于靠窗的桌上或窗台。当发现有人盗窃时,应立即向同学发出警报,共同制服盗窃者或将其赶走。

8假期不在宿舍时,要关好门窗,不将贵重物品放于室内。

2.银行卡防盗

1使用银行卡时,一定要加密,密码应选择容易记忆且不易破解的数字,不要选用生日、学号、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

2取款时,有礼貌地请别人距离自己在一米以外。

3当有人知道你的密码时,请及时修改密码。

4不要将银行卡与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一起保管,以防被盗后冒领。

5发现银行卡丢失,应立即到所在银行挂失。

三、发生盗窃案件后的应对

1.保护现场、及时报案。失窃后不要随意翻动现场物品,要注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被盗宿舍,保护现场。同时应立即报告学校保卫处或当地派出所,报案时要做到迅速、准确、简洁。

2.注意观察,积极提供线索与证据。案发后应该仔细留意,注意观察身边人是否有反常的表现。若发现嫌疑人,应立即报告学校保卫处或当地派出所。

3.案发后应积极配合调查,实事求是地回答公安部门和保卫人员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不可凭空捏造,不得隐瞒情况不报。学校保卫处和公安机关有义务、有责任为提供情况的同学保密。

第二节 防诈骗

一、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

1.假冒大学生,骗取银行卡。诈骗分子谎称自己要马上返校,但银行卡被自动取款机吞掉,想借用同学的银行卡让其家人给其汇款,目的是借机窃取同学的密码,并将银行卡掉包,将银行卡上的钱取走。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诈骗分子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或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施展诡计,骗取财物。

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诈骗分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以公司的名义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承诺或酬金,使学生上当受骗。

4.以次充好,恶意行骗。诈骗分子冒充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到宿舍推销产品,以要求先交订金且最后能退钱等形式进行诈骗,一旦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5.招聘为名,设臵骗局。勤工俭学成为高校学生的一股热潮,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点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臵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6.骗取信任,寻机作案。诈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

7.涉及敏感关键字眼的电信网络诈骗。自称行政、执法部门来电, 谎称事主涉嫌贩毒、洗钱等,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凡是未经认证的网站发布购物、购票信息的都是诈骗;凡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以中奖、退税、银行卡透支、低价卖车、虚构绑架、电话欠费、冒充黑社会报复等名义,要求转账、汇款至陌生人银行账号的都是诈骗。

二、诈骗的预防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多了解、掌握一些防范知识。

2.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在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不可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3.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4.切不可轻信张贴广告或网上勤工助学、求职应聘等信息。

三、发生诈骗案件后的应对

一旦发生诈骗案件,同学们一定要冷静应对,立即报告学校保卫处或当地派出所,配合调查,实事求是地回答公安部门和保卫处人员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不得隐瞒情况不报。学校保卫处和公安机关有义务、有责任为提供情况的同学保密。

【案例1】2009年7月18日,诈骗分子李某西装革履,持某电视台台长名片,带着高级摄像机一部,来到某高校学生宿舍,声称要招收若干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每人先交五十元报名费,经考试合格录用。当即不少学生与李某结交,并有二十多名学生报名交款。李某为这二十多名学生录了像,说是带回去审核时作参考。结果,李某骗得 1000 余元后,逃之夭夭。

【案例2】2010年8月9日,某高校的三位学生在街上散步,有一名过路人撞了过来。那人拣起落在地上的眼镜说:“你眼睛瞎了,我这副眼镜是进口玻璃、进口镜架,共配 180 元”。不知情的同学认为能够将道理说清楚,没想到又走来一伙人,摆出一副公道的样子说:“你们撞人不认账,还想打人,我们要帮他摆平”。三位同学见势不妙,只得掏光身上的钱,还挨了一顿打。在回校的路上才想明白,今晚遇到的是合伙作案的骗子和流氓。

【案例3】2014年3月28日,大学生小结在网上看到“网店招聘兼职”广告,与之联系后,对方说为了提供网上好评度,需要小结做“枪手”刷信誉,可“返利”。起初,小结购买了几百元的“产品”,对方返给她100元。几天后,小结购买了2000多元“产品”,结果对方突然与她中断联系。

第三节 防抢劫抢夺

一、抢劫抢夺的预防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减少夜间单独外出,不在僻静的地方活动,宁可多走点路,也不要步入僻静街巷、小道。如发现有人尾随,应迅速往有人群的地方靠拢。

2.假期回家探亲、外出旅游、参加社会实践等在旅行途中尽量结伴而行,减少夜间乘车。

3.遇有陌生人敲门,应问明身份情况再决定是否开门,避免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4.外出旅行时,不要让人知道自己携有巨款或贵重物品,以防不测。

5.男女谈恋爱,不要在深夜或在地处偏僻路段滞留,以免遭抢劫抢夺。

6.到银行等机构存取较大数额的钱款时,要有人陪护,以防抢劫抢夺。

7.携带现金不宜过多。现金是犯罪分子进行抢劫的最主要目标,一定要将多余现金及时存入银行。

二、发生抢劫抢夺时的应对

1.沉着冷静,不要慌张。首先是要保持镇定,克服恐惧和慌乱的情绪。

2.案发时要伺机反抗。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且时机有利,就应反抗,以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3.尽量与作案人抗衡。利用有利地形和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人形成僵持的局面,让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接近,以便引来援助者。

4.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看准时机向人多、有灯光的地方奔跑。

5.巧妙麻痹作案人。当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且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并采用语言反抗法,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晓以利害,从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切不可一味地求饶,应当尽力保持镇定,与作案人说笑,采取默认方式表明自己并无反抗的意图,使作案人放松警惕,以便看准时机逃脱其控制。

6.注意观察作案人,暗中记下其特征,如身高、体态、发型、衣着、语言和行为等。

7.及时报案。作案人得逞以后,很有可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甚至在作案现场附近的商店或餐厅进行挥霍。报案时如能准确描述作案人特征,更有利于公安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布控,抓获作案人。

8.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抢劫时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

第三章 消防安全

第一节 高校火灾的预防

消防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应掌握的一门基本知识。因此,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及时排查消防隐患,杜绝违规行为。

一、学生宿舍防火

大学生宿舍是高校防火的重点部分之一,生活用电不当是引发大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的重要因素。为了防止大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事故,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得私自接拉电线电路。

2.使用电器必须有人看管,必须人走断电。

3.不得违规使用电热器具。

4.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

5.不得在床上吸烟、在室内乱扔烟头、乱丢火种。

6.不得在室内燃烧杂物、燃放烟花爆竹。

7.不得在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8.不要使用假冒伪劣电器。

二、实验室防火

实验室风干机、高压灭菌锅、电炉等大功率电热器具多,易燃易爆化学药品多,其他火源种类也较多,因此导致实验室火灾的因素很多。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财产损失巨大、人员伤亡严重、难于扑救,所以必须做好实验室防火工作。    

1.应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熟悉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时,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防止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火灾现象的产生。

2.服从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禁止在实验室玩耍、打闹,以免打破仪器设备酿成火灾。

3.严禁摆弄与实验无关的设备和药品,特别是电热设备。

4.非实验需要,严禁携带任何火种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验室。

5.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实验室,避免因外人的违章行为导致火灾。

6.严禁在实验室居住,更不能在实验室内及附近使用生活用火,尤其不能使用明火,防止引燃室内易燃物和其他可燃物发生火灾。

7.注意电热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正在使用的电热器具不可接近可燃物。

8.严格遵守实验室用电制度,用电及电器安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

9.详细了解、熟悉掌握所处实验室内药品的化学特性,严禁将化学性质相抵触的药品混装、混放,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按规定处理,严禁带走或倒入下水道。    

10.要时时保持警惕,强化火灾预防意识,如发生火灾,应立即进行正确的扑救并及时报警,防止火灾蔓延、扩大。

三、公共场所防火

随着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处的人员往来频繁,公共场所管理松散,部分学生防火意识不强,室内装修使用的可燃物质、有毒材料多,用电量高、热量高的照明设备多等诸多因素,都是严重的火灾隐患,这些地方时有重大火灾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群死群伤。

因此,同学们在公共场所滞留时,应掌握: 1.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 2.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3.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4.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5.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6.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第二节 发生火灾后的应对

一、及时报警

《消防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发现火灾立即报警,对争取时间、控制灾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1.发现火警,应准确拨打消防报警电话(可向学校保卫处5110049/5110110/ 13591998110或公安消防部门报警119)。

2.详细反映火警情况。报警时应说明发生火警的单位与地点、着火物种类、现场有无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烟雾火光火势大小、现场及周边的供水条件、报警人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基本要素。

3.报警后,要派人在有关的路口等待,接应消防车辆和人员顺利赶往现场。

4.向有关部门报警后,还应向周围人员报警,请周边人员一同采取有效措施灭火。

二、火场逃生与自救

身处火场,保护生命安全是人的本能。但逃生无术,往往使人身临绝境,造成伤亡。所以,遇到火灾发生,除消防人员设法营救外,还要设法逃生和自救。    

1.火场逃生

1熟悉环境,临危不乱  

对自己常住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平日就要做到了然于胸,身处陌生环境务必留心疏散通道,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火场。

2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服或寻找贵重物品上。已逃离火场的人,千万不要重返险地。

3简易防护,掩鼻匍匐

火场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可用毛巾蒙住口鼻,匍匐撤离,也可以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后,再冲出去。    

4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选择逃生路线,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简便、最安全的通道。如楼层起火时,应优先选用安全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等。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直通各个楼层,有毒的烟雾将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因此不要乘电梯逃生。

5一旦各种通道都被切断,火势较大,一时又无人救援,可以关闭通往火区的门窗,退到未着火的房间,用湿棉被、毛毯、衣物等将门窗缝隙封堵,防止烟雾窜入。有条件时,要不断向门窗上泼水降温,延缓火势蔓延,等待救援。如果烟雾太浓,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并尽量避免大声呼叫,防止烟气中毒。

6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7只有在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跳楼的方法。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2.身上着火的处理办法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火,不要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 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衣服、帽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帽脱掉,如果一时来不及,可把衣服撕碎扔掉。脱去衣、帽,身上的火也就灭了;如果来不及脱衣,就地打滚也可将身上的火苗压熄。

三、安全疏散

1.睡觉时被烟雾呛醒,应迅速下床匍匐爬到门口,把门打开一道缝,看门外是否有烟火,若烟火封门,应立即改走其他出口。

2.不要为了抢救贵重物品而冒险返回正在燃烧的房间,这样很容易陷入火海;从睡梦中惊醒后,不要等穿好了衣服才往外跑,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应该立即逃生。

3.当人们被烟火围困在屋内时,应用水浸湿毯子或被褥,将其披在身上,尤其要包好头部,最好能用湿毛巾或湿布蒙住口鼻,做好防护措施再向外冲,这样受伤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4.向外冲时,假如衣服着火,应及时倒地打滚将火压熄。如果衣服着火者只顾惊慌奔跑,旁人应将其扑倒,用大衣、被子、毛毯等覆盖他的身体,使火熄灭。  

【案例1】2008年11月16日,四川某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失火原因为台灯使用时间过长引燃床单。

【案例2】2009年5月26日,西安某大学学生宿舍一学生违章使用.热得快.,因未拔电源而离开宿舍,导致“热得快”短路引发火灾。

【案例3】2009年11月6日,北京某大学学生宿舍失火,原因为使用电炉做饭,明火点燃地上报纸造成火灾。

【案例4】2010年2月11日,南京某大学5号楼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经调查为宿舍内私拉电线所致。

【案例5】2011年6月28日,上海某大学3号楼学生宿舍发生火灾,原因为长时间使用白炽灯将周围可燃物引燃。

【案例6】2011年9月12日,厦门某大学8号楼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从小商小贩处购得的劣质电池充电器成为罪魁祸首。

第四章 交通、游泳安全

第一节 交通安全

一、交通安全的预防

1.行人交通安全

1走路要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马路上要靠右边走。

2横过马路时须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或走人行横道。一定要注意交通指示灯和转弯车辆的转弯指示灯。

3通过十字路口时,要听从交警指挥并遵守交通信号,不要翻越护栏或隔离墩。

2.骑车交通安全

1出行前应检查车的铃、闸、锁、车胎是否齐全完好。

2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的要靠右边行驶。

3中速行使、双手扶把、不骑车急转弯、不骑车比速度、骑车不逆行、不扶肩并行、不骑车带人、双手不离把骑车、不攀扶其它车辆、不超标载物、不乱停乱放。

4通过交叉路口时听从交警指挥,遵守交通信号,停车时不要越过停车线,在无交通指示灯的路口要看清、看准,环境许可方可通行。

5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要强行猛拐。

6校园内人流量较大,路面较拥堵,因此校内骑车更应该注意安全,尤其是在过芙蓉隧道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游客无预警后退的情况,不要贪图一时之快,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和事故。

3.公共交通安全

1在公交车、BRT等公共交通设施上,往往人多拥挤,人员组成复杂,便于小偷伺机行窃,因此要格外注意个人人身财产安全。

2在公共交通设施上,若出现火灾等意外事故,损害将非常严重,因此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要提高警惕,认真学习公共交通设施的防火、逃生手段。

二、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应对

1.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防止肇事人员逃跑。

2.如对方车辆造成自己人身伤害,应记住肇事车牌号,受伤严重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千万不能.私了.,以防今后出现意外。

3.积极寻求他人帮助,尽快通知交警。

4.耐心等待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听从交警安排。

5.如果自己是肇事人员,切勿抱有侥幸心理逃逸,而被加重处罚。

三、公共交通设施火灾事故逃生

1.逃生首选通道:车门

1)若车门能正常开启,乘客应就近从前后车门下车。切忌混乱、拥挤、踩踏。

2)若车门附近有火,应确保用衣服包住头部,猛冲出去。衣着过于清凉者不宜贸然行动。

3)若车门打不开,可按下车上的应急断气开关。此开关往往位于司机座位旁、前后车门附近及车体外部,可在车门电路短路时切断气路释放气压,手动开门。

2.逃生重要通道:车窗

1)若窗户可以正常打开,可拉开推拉窗,从窗口有序逃生。

2)若窗户无法正常打开,可运用安全锤、高跟鞋等尖锐物品,用尖锐处猛击玻璃四角,出现裂缝后用脚踹破玻璃逃生。

3)此外还可旋转天窗按钮,推开天窗,互相协助逃生。

3.无法逃生时尽量灭火:

1)适时使用车上的灭火器及灭火设施,扑灭火源。

2)若乘客身上着火,应迅速脱下衣物,用脚踩灭火苗;若火势较大,可以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4.提高警觉,必要时寻求外部帮助

1)若发现有人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或问到很大异味(如汽油等),可保持警惕,及时提醒司机或乘务员。

2)发生意外时,路人的帮助很重要。乘客可向路人呼救,从外部砸碎车窗,争取更多生机。

第二节  游泳安全

一、发生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1.泳技不好。溺水事故的发生,多见于初学游泳的人。

2.水情不熟。如逆流游泳容易出事。

3.疾病。

4.潜水。过长时间的潜水,即使水性很好的人,也会因缺氧而突然休克。

5.碰撞。由于跳水或其他原因,容易碰撞池底,池壁或陷入水草、粘土之中。

6.抽筋。寒冷、疲劳或过度紧张都容易引起抽筋。

7.好奇心促使下水。

8.“不服气”显示本领心理作崇。

9.大意。以为救生圈在手就万事大吉。

二、溺水的预防与应对

1.不要到水库、海边、深水处游泳。

2.不要在无准备条件下游泳。

1)初学者务必在专业人员的陪同、指导下,选择较安全的浅水区进行练习。

2)下水前应做好预备活动,避免水中抽筋。

3)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在彻底治愈并经复查之后,方可下水游泳。女生经期不能游泳。酒后绝对不能下水游泳。在大雨、雷电交加及大风等恶劣天气里不能游泳。

3.游泳时抽筋自救

游泳时发生抽筋,最主要的是保持镇定,动作不要乱,在呼人救援的同时,可以按以下方法自救: 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若是大腿抽筋,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4.游泳险情排除

1)初学者很容易发生呛水,呛水后应尽快将头部露出水面。

2)如果不慎误入深水区,应保持沉着冷静。

3)在河、湖、海边游泳时,如果被水草缠住,不可着急乱动,应保持仰卧姿势,解脱之后,按原路返回,不要继续前游。

4)游泳时遇到雷雨天气,应迅速离开游泳场地,以免雷击。

5)如果遭遇沉船或洪水等突发事件,应躲避漩涡、漂浮物,注意保存体力。要辨清方向,选准登陆目标,不要漫无目的地游动。

5.救护溺水者 救护分为间接救护与直接救护两种。

间接救护是利用救生器,对清醒的溺水者进行救护的一种方法。如:投掷救生圈、递送竹竿、掷给绳索、游送木板等。 直接救护就是直接下水拯救溺水者。实施直接救护要注意自我保护措施,下水前要迅速脱去妨碍游泳的衣服,在救人时最好不要与溺水者靠得太近。

6.紧急抢救

1)清除口鼻异物。包括泥沙、杂草、泡沫和呕吐物。

2)倒水:救护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把溺水者腹部放在救护人屈膝的大腿上,使溺水者的头和脚自然下垂,用力捶背或用力压他的背部,将水排出。  

3)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一般时间较长,救护时要有信心与耐心,在溺水者恢复轻度呼吸之前,千万不要停止人工呼吸。

4)当溺水者清醒后,可帮他穿衣保暖,并送医院进一步检查,以防发生肺炎。

第五章 防范自然灾害

第一节 地震

一、地震的预防:

1.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同学们应立即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2.地震时,同学们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窄街道、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3.地震发生时,在宿舍里,同学们应保持冷静,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或选择卫生间及墙角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防止发生火灾;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当大地震后,利用余震来临前的间隙,迅速撤离。

4.地震发生时,若身在室外,同学们应保持冷静,留在开阔地方,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在山坡上应注意滚石,同时要远离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5.地震发生时,若身在教室,要赶紧藏在桌下,震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跳楼。

6.随时与老师、家人保持联系。

二、地震自救口诀

人在高层先撤下,电梯万万不可搭, 中途若是断电力,困在其中速不达。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 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 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 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 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 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 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 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第二节 洪水

洪水的预防:

1.洪水将要来临时,应立刻离开溪床及低地,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2.如果接到洪水警报,应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3.做好防洪准备,准备必要的医疗药品、衣服、食品、矿泉水,妥善安臵贵重物品,做好自救和救援的准备。

4.如被洪水围困,可在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不要徒步涉过水流湍急、水深过膝的水溪。如有条件,要积极援救周围的遇难者。

5.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6.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7.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

8.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学校统一指挥,及时有序地进行安全转移。

9.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慌失措,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10.随时与老师、家人保持联系。

第六章 网络安全

网络对大学生造成的伤害主要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伤害,目前最为普遍的是网络成瘾,其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等,因此而退学的大学生屡见不鲜。

一、常见的几种网络安全问题

1.陷入网络游戏中欲罢不能。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获得荣誉、自尊,不惜出卖友谊、信誉,对同伴欺骗、讹诈甚至施暴。

2.浪费时间、精力。玩游戏不仅花费他们所有的业余时间,而且一旦上瘾就很难控制自己,导致经常旷课、成绩下降,甚至退学。

3.网络还隐藏着其它陷阱。网上聊天交友是大学生喜欢的方式,但在虚拟环境下交网友应比现实生活中更加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4.过度使用互联网,会使自身的社会功能、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

二、网络财产安全

近年来,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目前仍呈多样多发态势,新的网络财产诈骗和盗窃的手段层出不穷。

如今许多人都喜欢用微信、易信等移动应用聊天沟通,但专家提醒,便捷的手机应用后面也暗藏着安全风险。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如今微信等移动应用平台已成为木马病毒重灾区,用户接收图片链接、扫描二维码可能就会带来经济损失。用户使用手机聊天应用时,要特别加强安全意识,在完全确定对方身份之前最好不要接收对方发送的链接或图片,也不要直接向陌生人付款。对于一些不明二维码,也不要随便去扫,以免上当受骗。

日常使用的无线网络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些火车站、咖啡馆等公共场所的一些免费WIFI热点有可能就是钓鱼陷阱,家里的路由器也可能被恶意攻击者轻松攻破。我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可能面临个人敏感信息遭盗取,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三、关于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

1.谨慎使用公共场合的WIFI热点。官方机构提供的而且有验证机制的WiFi,可以找工作人员确认后连接使用。其他可以直接连接且不需要验证或密码的公共WiFi风险较高,背后有可能是钓鱼陷阱,尽量不使用。

2.使用公共场合的WIFI热点时,尽量不要进行网络购物和使用网银的操作,避免重要的个人敏感信息遭到泄露,甚至被黑客银行转账。

3.养成良好的WIFI使用习惯。进入公共区域后尽量不要打开WIFI开关,或者把WiFi调成锁屏后不再自动连接,避免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连接上恶意WIFI。  

4.不要轻易点开微信上他人发送的链接或图片。对于流行于朋友圈的测试,需要谨慎对待,以免泄露个人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朋友的一些异常现象要十分警惕,如发生借钱等现象,应致电询问清楚后再处理。

其他

第一节 食品安全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1.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

2.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3.不加工和食用野外拣拾的蘑菇、野菜或死因不明的水产品、畜禽。

4.购买和食用罐头、定型包装食品时,请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食用超过保质期限和腐败变质的食品。

5.要做好自备水的防护,保证水质卫生安全,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活饮用水。

6.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杀虫剂、消毒剂等不要放在食品存放的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

7.加工、贮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

8.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烹调食物和进餐前要注意洗手,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必须再次洗手。上厕所后,更要彻底地清洁双手。

9.食物必须煮熟煮透,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隔夜的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二、食物中毒的应对

食物中毒后,想吐就立即吐出,并及时到医院就医。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到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 不要轻易服用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节 用电安全

一、安全用电原则

1)不要用湿手或赤脚接触开关、插座和各种电器电源接口,更不要用湿布抹电器设备。

2)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

3)每件电器单独用一个插座,不要若干电器共用一个插座,以免互相影响产生危害。

4)发现电器冒烟或闻到异味时,一定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仔细检查。

5)电器使用完毕,要及时切断电源。雷雨天最好不要使用电器,并且拔掉各种电源插座。

6)发现电线破损时,要及时更换或用绝缘胶布扎好。

7)在使用家电时,应该先阅读使用说明书,尤其要读懂注意事项,弄清所有按钮的用处及具体操作程序,再接通电源。

8)在使用电熨斗一类的电器时最好不要离开,以免引起火灾。

9)严禁私自开启公共变、配电室和居民楼内电箱,以免发生事故。

10)在户外如发现电线断线、落地线,不要靠近,并应就近及时报告电力部门处理。

二、触电的原因与急救

1.触电的原因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爬上高压电杆掏鸟巢;低压架空线路断线后不停电用手去拾火线;黑夜带电接线手摸带电体;用手摸破损的胶盖刀闸。

2)违反操作规程,带电连接线路或电器设备而又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触及破坏的设备或导线;误登带电设备;带电接照明灯具;带电修理电动工具;带电移动电气设备;用湿手拧灯泡等。

3)设备不合格,安全距离不够;接地线不合格或接地线断开;绝缘破坏导线裸露在外等。

4)设备失修,大风刮断线路或刮倒电线杆未及时修理;胶盖刀闸的胶木损坏未及时更换;电动机导线破损,使外壳长期带电;瓷瓶破坏,使相线与拉线短接,设备外壳带电。

5)其他偶然原因,夜间行走触碰断落在地面的带电导线。

2.发生触电时的急救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如干燥的木棒、竹棒等)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如图4-8所示)。急救者切不可直接接触触电者,以防自身触电。

                  用不导电物使伤员脱离电源


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并且一定要坚持到底。

3)注意伤员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须同时处理。

4)在现场抢救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如果必须移动,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5)在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之前抢救不能中止。

3.安全用电标志

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以及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戴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节 社会实践安全

一、常见安全隐患

1.交通安全隐患

大学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的工作地点有的距学校较远,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此,校外勤工助学的学生在外出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需要晚归的学生。

2.中介的安全隐患

由于大学生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社会上也随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介组织,这就难免会有一些只以赢利为目的的非法中介鱼目混珠,这些中介组织工作来源往往很不可靠,不能给学生提供任何的安全保障,往往在收取学生费用后,便撒手不管,或了无踪迹。

3.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许多学生在做校外兼职的过程中,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用人单位不履行协议而让学生做约定外的工作,有些户外工作往往缺乏安全保障等。这一隐患也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经过正规的中介组织或者是自行联系工作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学生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弱势境地。

4.误入违法分子的圈套

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涉世不深、看待问题过于简单的弱点,以各种优厚条件为诱饵骗取其信任,从而把大学生作为其进行违法活动的工具,如非法传销组织或其他非法组织。而一些犯罪分子更是猖獗,以找家教或兼职为名,对学生实施抢劫或其他犯罪活动,因此,大学生勤工助学时一定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5.高薪蒙蔽

有些不法分子在招聘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比较轻松的岗位或许以优厚的报酬等作为诱饵吸引大学生,承诺求职者只需交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但往往学生交钱后,他们又推托目前职位已满,要学生回家等消息,接下来便石沉大海。有的娱乐场所以特种行业的高薪来吸引求职者,年轻学生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容易误入歧途。

6.“有奖调查”迷惑

有一些骗子冒充公司或学校的名义,向学生派发关于就业、市场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并辅以一些抽奖活动,让同学在问卷上面留下自己的信息资料,以便获奖可以联系。不久后,这些学生便陆续接到电话,被邀请加入他们的公司或缴纳一定的税金以领取奖品。

二、防范措施

1.认真仔细地辨别所要从事兼职工作的公司情况。对不能确定具体工作地点的工作,一律不去做。明确用人单位信息,公司地点偏僻的不轻易去。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兼职工作,例如地点可疑、兼职主要招收女生而又对相关单位以及负责人的信息了解不全的,原则上不去。

2.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拒绝用人单位提出的无理要求。大学生参加兼职工作也必须遵纪守法,提高安全意识,不从事违法的工作。女学生参加勤工助学要重点接受必要的安全自卫方法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3.找到兼职工作时,应主动要求同用人单位或个人签订协议书或合同。尽量参加通过学校安排的兼职工作,并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对于长期的固定工作,由用人单位、学生代表和学校三方签订一式三份的协议书,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加强自我保护及维权。大学生在参加校外勤工助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辨别,提高防范意识。遇到侵权现象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尤其是女同学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早退出并向相关部门反映。

三、家教兼职的安全防范

家教是一个比较大众化的勤工助学项目,所以历来是很多大学生勤工俭学之首选,然而,由于目前家教市场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规范、不完善之处,同时,部分大学生还没有真正地接触社会,思想还比较单纯,这就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他们利用大学生们勤工助学的急切心理以及想多赚钱的愿望,经常通过一些不正规途径向在校大学生发布一些虚假家教信息,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大学生在兼职家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该查看并登记对方身份证信息,充分了解家教需求方的情况,其他辅助信息如家庭住址、住宅电话号码、家庭成员情况、授教小孩的情况等。

2.尽量不要首次即跟随家教需求方到其家里,要记清地址后自己去,去之前可以以预约时间的名义打其宅电以辨真伪,必要时可以请同学结伴前往。

3.应告知辅导员老师或其他同学自己的家教时间和地点,以备不测之时便于查找求援。在家教过程中切记尽量不要食用他人提供的食品和饮料,防止被坏人使用麻醉药后伺机作案。

4.女同学如果遇到独身男子前来请家教的情况,面见小孩的地点可以放在公共场合或校园,切记不可独自跟其到家中。女同学在家教过程中应衣着得体,避免过分暴露。女同学在家教过程中如遇男主人单独在家的情况,可以立即找借口离开。如果遭到男主人纠缠,要果断当面拒绝、反抗,如其不听劝阻要及时报警或向老师、同学发信息求援。

【案例】赵某是某高校大学生,暑假留校后想通过做家教挣取学费。他没有通过正规的家教中心,而是通过网络和张贴广告等形式发布信息。一天上午,赵某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约其在某单位门口见面。赵某如约前来。“我叫刘兵,是受人之托帮朋友的孩子找个家教老师。”一番交谈,刘兵用手机联系朋友并称朋友现在有应酬,等会才能面谈待遇。时至中午,刘兵很礼貌地请赵某吃顿便饭,赵某顺手将皮包放进刘的摩托车后备箱。饭后,刘兵载着赵某来到某商场,称先去找个朋友,让赵某在门外等着。1小时后,摩托车不知去向,而赵某自己的皮包在刘兵摩托车的后备箱,里面有手机、钱包等物品。

通过上述案例可见,大学生找家教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如学校的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正规的家教服务机构,通过老师、朋友等熟人介绍,绝不能通过网络或散发小广告寻找兼职家教。在与寻求家教者初次交往过程中,绝不能把贵重物品交由对方保管。

就业安全

一、大学生常见的就业陷阱

1. 押金、保证金

一些用人单位会要求大学生支付押金,承诺交了押金后就可以上班,但之后又以人员已满等各种借口要求大学生等消息,且拒绝返还押金,最后就没有音讯了。有的单位收取保证金,称以此"保证"学生按要求上班,并答应在实习期结束后归还,可是到转正时,却拒绝返还保证金,最后也悄无声息。

2.拒签就业协议书 有些公司高价招聘临时职员,未提及要签订书面协议,如果公司耍赖走人或项目完成后将学生辞退,则学生的工资将很难讨要。

3.熟人欺诈

上海某大学的王同学本打算利用暑假打工贴补学费,没想到被高中同学以打工为名骗到河北石家庄,钱和手机被人拿走。在被不法分子限制人身自由三天后,王同学被石家庄警方救回。

4.皮包公司、空壳公司

林同学去一家工资很高的投资公司工作,对方的办公地点看起来很正规,工作人员态度也不错,为表示自己工作的诚意,她没有提出与公司签协议,只口头商定一个月发一次工资。一个月后,林同学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上班,投资公司以财务有问题为由,承诺15天后再付工资。半个月后,当林同学再去公司索要工资时,却发现那家投资公司已经不知去向。

二、大学生就业陷阱的预防

1.尽可能通过学校组织到人才市场、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双向选择。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他们推上最适宜、最需要的岗位;同时进入学校招聘的,一般都是较正式的公司和事业单位等机构。

2.不要轻易相信,遇有疑问可多方了解。诸如单位的状况、工作的性质等,都可通过学校有关部门或亲友了解,有条件的也可以实地考察。这样除了防止受骗外,还便于在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使自己更加主动,防止以后发生民事纠纷。

3.一旦遇到麻烦,立即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保卫部门、地方公安机关反映,并注意保留证据,提供有关线索,协助调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节假日安全

节假日,有不少同学回家、旅游、购物、联系就业单位或参加同学聚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请广大同学务必注意安全。

1.节假日期间不宜进行长途旅游,更不能私自组团旅游,不能单独外出远行,若外出需向各学院请假。

2.外出时不要和陌生人交往,不轻信他人,谨防上当受骗。

3.晚上外出不要到偏僻、无人或陌生的地方。

4.旅行中遵守旅行路线,不到陌生危险的地方。

5.集体外出时要集体活动或结伴而行,不脱离集体单独行动。

6.如发生脱离集体迷路走失或处于危险时,想办法在适当的时机发出或制造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7.外出应遵守各种交通法规。

8.多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不酗酒、赌博,不存放、浏览淫秽物

9.经常与老师、家人联系,避免他们担心。

校园不良网络借贷

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我来贷”、“趣分期”、“分期乐”、“名校贷”等名目繁多的贷款方式,以“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在高校悄然而生。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

校园不良网贷存在诸多风险:一是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二是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钻金融监管空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三是校园不良网贷平台存在信息盗用风险,被冒用身份者可能会面对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四是校园网贷平台“校园代理,层层分包提成”等发展模式破坏正常校园秩序,暴力追债现象威胁学生人身安全。大学生要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要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良网贷行为。

【案例1】湖北某高校大学生,2015年10月为了购买苹果6手机及其他消费,申请网上贷款。随后,经过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其最终欠下多家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而原始金额仅为3万元。

【案例2】郑州某高校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畸形的消费需求,并且参与非法赌球活动,利用同学的身份证件骗取校园贷款,最后因债务缠身无力偿还在山东青岛跳楼自杀。

预防传染病

一般来说,只要我们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讲究卫生,保证营养合理,勤于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很多传染性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新冠肺炎”(NCP)是指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口罩。

2)多人一起进餐时,应用公用筷和公用匙。

3)咳嗽、打喷嚏要掩住口鼻,勤洗手,落实手部卫生。

5)保持环境清洁,加强开窗通风。

6)酌情减少大型室内集体活动。

7)均衡饮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8实时监测体温,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及早就医。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主要是指由普通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传染性强,传染迅速。人患流感后能产生持久免疫,一个人不会在短期内反复患流感。  

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多喝开水。

2)勤洗手、勤洗澡、勤洗被褥,在天气好时经常翻晒一切可以翻晒的物品。

3)经常开窗通风,适量运动、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咳嗽、打喷嚏要掩住口鼻,流感病人须佩戴口罩。

5)发现自己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感染流感,则应戴上口罩,以免再次传染给他人。

6)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

3.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显得十分必要。

乙肝的预防:

1)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的措施。

2)慎用血液制品。

3)不能与人共用未经消毒的剃须刀、穿耳针等。

4)不要用未经消毒的剃须刀。

5)不要和乙型肝炎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毛巾、牙刷等。

甲肝的预防:

(1)接种甲肝疫苗。

(2)注意个人卫生,餐前便后要用流动水洗手。

(3)不到无卫生许可证的餐厅就餐。

(4)甲肝病人的餐饮器具要专用,消毒要彻底。

(5)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6)平时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7)如不慎接触甲肝病人,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或接种甲肝疫苗。

4.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短距离空气飞沫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大学生要预防 “非典”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个人防护。

(2)多人一起进餐时,应用公用筷和公用匙。

(3)咳嗽、打喷嚏要掩住口鼻,勤洗手。

(4)切勿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5)杜绝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

(6)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5.禽流感

禽流感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恐慌心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不去疫区旅游。

4)对禽蛋等食品要高温烧熟烧透,防止外熟里生。

5)不到卫生条件差或无卫生许可证的摊点就餐。

6)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症状,要及时就诊。

6.红眼病

红眼病是由细菌感染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结膜炎,多发在春夏季节,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染性强。红眼病主要的预防措施有:(1)注意手部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勤剪指甲,不要用脏手揉眼睛。(2)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3)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4)病人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用药。

7.艾滋病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又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病毒是经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来进行传播的,采取积极措施,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2)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1.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以及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艾滋病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3.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4.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3)艾滋病的预防

针对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预防经性接触传播,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 2.预防经血液传播,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对于不幸染上毒瘾的人,要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对于暂时无法戒除毒瘾的人,可采用美沙酮替代疗法和清洁针具交换的方法,改变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 3.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生命急救常识

高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由于自身原因或环境因素造成猝死、中暑、中毒等突发事件,如果能得到现场及时正确的急救,就能最大程度避免死亡事故的发生。

1.猝死

猝死是指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非外因引起的死亡。大学生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

(1)主要器官有潜在的疾病、或突然暴发疾病,或异常体质。

(2)精神因素,过度狂欢、愤怒、紧张、恐惧等情绪激动时或感到疼痛时引起猝死。

(3)剧烈的体力活动或过度疲劳。

(4)过度饮酒。对患有心脏、血管、肺脏、脑、肝脏及肾脏疾病者来说,过度饮酒容易引起这些脏器功能衰竭,也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而死亡。

(5)过冷过热、暴饮暴食等情况,也有可能成为猝死的诱因。

猝死的应对:

(1)首先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如无意识,应立即呼救,以取得其他人的帮助。

(2)拨打120电话求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好仰卧体位,并放在地上或硬板上。

(3)判断病人有无呼吸,如无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中暑

出现中暑症状时,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喝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果体温升高,可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如果出现重症中暑症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中暑的预防: 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活动、滞留。外出时,最好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宽边帽或打遮阳伞。室内保持通风,可借助在地上洒水、使用电风扇、空调来降温,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生活,每天应抽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进行耐热锻炼。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充足睡眠,睡觉时避免空调和电风扇直吹。

3.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由于饮入过量的酒或含酒精的其他饮料后引起的中枢性兴奋或抑制的症状。酒精进入人体吸收较快而排泄较慢,故酗酒对人体伤害很大,重度中毒可造成死亡。急性酒精中毒的处理:

(1)催吐,尽量吐出胃中残酒。

(2)饮用糖水等进行解酒。

(3)对于严重的酒精中毒者应送医院救治。

4.触电

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致使其损伤、甚至死亡的急症。有人触电时:

(1)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木棍、竹竿等物将电源与人体分离。

(2)脱离电源后,对于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及时送医院抢救,在专业医务人员到来之前,不要放弃对触电者的急救。

(4)千万不要打强心针救护触电人员。

5.烧烫伤

立即脱离热源,用冷清水冲洗20分钟或至无疼痛感觉。轻轻擦干伤口,用纱布遮盖,保护伤口。严重烧伤,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治疗。切记不要随意涂药,不要挑开水泡。

附件:常用电话一览表

报警电话:110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交警电话:122

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公安处报警电话电话:5110049

阜新校区玉龙校园公安处报警电话:5110110

阜新市中华路派出所报警电话:6511110

葫芦岛校区公安保卫处报警电话:1359199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