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更是高等学校立校之本与发展之魂。优良的班风,浓厚的学风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始终将学风建设放在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的教育理念,通过系统规划与特色举措,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建立 “学院领导 — 辅导员 — 班导师 — 专业教师 — 朋辈小导师” 五级联动协同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层层负责的学风建设格局。院领导定期深入课堂听课,班导师定期谈话,辅导员常态化下沉到学生一线,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确保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二、深化诚信教育,夯实学风基础
学院每学期都按年级组织召开考风考纪专题教育会议,在会议上详细解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修订)》,从考场规则、违纪行为认定到具体的处分措施都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说明。同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考试违纪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作弊行为对个人学业发展、班级集体荣誉以及学院整体声誉造成的严重危害,引导学生 “知敬畏、守底线”,牢固树立诚信应考的意识。
通过“警示教育+正面引导”双轨并行的方式,有效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诚信自律意识。学院将持续加强考风管理,以严明的纪律维护考试公平,为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三、实施学业帮扶,助力学生成长
学院高度重视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建立了动态跟踪档案,实施 “一生一策” 的精准帮扶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一)帮扶机制
1.完善学困生档案管理,实现对每个学困生的个性化跟踪与精准帮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专属的帮扶计划。

2.组织开展集体辅导活动,包括英语辅导讲座、高等数学专题讲座等,邀请优秀教师、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经验分享与学习指导,帮助学困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3.学院组织开展 “朋辈小导师” 选拔工作。经学院学业发展中心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与相关规定审核,最终确定了涵盖各专业、各年级的朋辈小导师名单,并开设 “一对一” 学业帮扶小组 46 组,为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和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班导师定期与学困生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缓解焦虑情绪,提升学习信心,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二)帮扶成效
在学业帮扶工作中,累计帮扶学生 96 人,其中 81 人成绩得到显著提升,成功通过部分课程的重修考核。帮扶前,这些学生未通过科目总学分约为 5000+,帮扶后降至 3800+,减少约 1200 学分,平均每人减少 12.5 学分,学业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四、强化四六级备考,提升考试通过率
为提升我院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帮助考生熟悉考试流程、检测备考成果并提供针对性的复习建议,学院组织实施了以下举措:
(一)备考机制
1.2025年夏季组织三次大学英语四六级模拟考试,考试严格遵循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标准,旨在营造真实考场环境,助力学生高效备考;


2.定期开展四六级考试辅导讲座,邀请有经验的教师为学生讲解考试重点、难点以及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备考的关键要点。

(二)备考成效
通过系列精准举措,学院 2025 年四六级备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年级四级通过率较 2024 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且低年级提升幅度尤为突出,充分体现了 “早介入、早培养” 策略的有效性。
通过率同比涨幅明显,整体水平再上新阶:根据学院学业发展中心统计数据,2025 年各年级英语四级通过率较去年同期均有显著提升,其中2024级(大一新生)作为备考起步最早的年级,通过率同比提升25.06个百分点,实现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的突破;2022 级、2023 级通过率分别提升 11.12%、12.8%;2021 级(大四学生)虽受考研备考分流影响,仍实现 3.7% 的同比增长,为就业与升学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五、支持考研深造,营造进取氛围
1.强化考研动机激发与引导
开展个性化规划辅导: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考研规划辅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兴趣、优势和职业目标,结合各院校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考研目标。引导学生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增强学生的备考动力和方向感。

营造积极考研氛围:通过举办考研经验分享会、考研动员大会等活动,邀请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分享备考经验和心路历程,激发学生的考研热情。在校园内设置考研宣传展板,展示历年考研成果和优秀考研学子的事迹,营造浓厚的考研氛围。鼓励班级内部形成考研学习小组,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2.加强心理调适与压力缓解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举办考研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为学生讲解应对考试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如情绪调节方法、放松训练技巧等,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压力缓解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压力缓解活动,如户外拓展、运动比赛、文艺活动等,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鼓励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六、严格日常管理,促进学风养成
学院构建多维度学风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通过课前签到、课堂点名等多种方式督促学生按时出勤,对于旷课学生及时开展批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按时上课的重要性。面向大一学生全面推行 “晚自习制度”,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对缺勤学生实施班导师谈话,形成 “制度约束 — 习惯培养 — 氛围营造” 的良性循环,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学风建设,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努力营造勤奋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审核:吴岳新 王华 孟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