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力促我院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声誉,全方位推进产学研进程

发布者:吴岳新 [发表时间]:2024-02-21 [来源]:翟雷应 [浏览次数]:

学科是一面旗帜,是学校组织结构中的基本骨架。学科建设的主要工作是实现高质量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生创新成果和造就学术大师。

学院将学科建设作为龙头工作,开展科研布局、学术梯队、科研基地组建。努力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数量及培养模式,紧密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有机结合。2023年度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如下。


一、科研、学术梯队、科研基地

学科建设需要强力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平台,一流的队伍,电信学院以形成大学科特色为目标,构建射频、智能算法、大数据、图像处理、芯片制造等多学科联合的交叉大学科,用好地矿优势,挖掘应用方向,指引布局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

1.科研

在此指引下,本年度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项,总经费1320万元,经费数较2022年增加1.4倍。其中,获批横向科研项目11项,合同经费总计1257万,位列全校前列。获批纵向科研项目8项, 其中获批省教育厅项目5项、省科技厅项目1项、校博士启动基金2项,项目经费共计63万元。

在科研成果创新方面,发表学术论文73篇,其中SCI收录20篇,A3级别论文8篇,A2级别论文6篇,A1级别论文2篇,B1级别论文8篇,高水平论文总数较2022年增长33.3%。申请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9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

在科研活动方面,参加学术会议31人次,其中受邀做主题报告5人次。举办学术论坛、技术论坛8次(“求是笃行”论坛1~3期、青年学者论坛1期、专业新技术系列报告1~4期),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1次(科研院院际学术沙龙活动)。年度开展学术报告近10次,协办“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参加学术会议近百人次,提升了学术氛围和学术能力。

2.学术梯队

在学术梯队构建方面,主要体现在师资建设方面,学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一方面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培育有潜力的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进修访问。本年度晋升教授1人,教授岗位晋级3人(三级岗)。新进教师5人,其中引进博士1人,入职辅导员2人,硕士教师2人。及时补充师资,积极参加线上线下招聘会并组织面试,建立博士人才联络库。

对于人才资源,量身定做,划分攻关重点方向,注重科研建设。策略以学科带头人培养为重点,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力争培养一批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国内知名度和学术地位的带头人;加强学术骨干培养,形成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整体水平高的学科队伍。本年度开展线上教学能力培训5次,派教师代表外出参加高交会、电子信息教育发展大会、“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研讨会、半导体产业年会等高水平培训50余人,线下各类培训30余人次。国外交流访学1人。

3.科研基地及产学研推进情况

稳步推进以辽宁省无线射频大数据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创新产学研平台。本年度完成150万中央地方共建经费设备验收任务,申报了政府贷款项目,投入实验室基本建设20余万。开展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方案制定、发布、评审与落实工作,组织落实双一流经费购置30万设备任务。学院加大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了24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面向学生实施全面开放。重点实验室已与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及优镓科技、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20多个校企联合基地。

学科注重“产学研”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引领特色学科发展,促进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学科采取外扩培养基地至新疆研究院、沈阳研究院的方针,坚持西出蒙新,东进沈阳、大连,南下京津冀的策略,瞄准企业人才市场需求,以双赢为目的,以需求为动力,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平台。本年度学院教师外出赴深圳走访了东深智水、极视角等高新技术企业,针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及项目合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建立了与前沿企业的紧密联系。与锦州靳氏化学、葫芦岛市擎天化学进行了初步传感特色需求的对接,以企业需求开展化学检测、化学安全防控等传感技术的攻关。


二、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研究生培养和本科生培养稳步推进,研究生毕业近百人,本科生毕业500余人。重视学生大赛和实验室开放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竞赛与创新项目部”和“实验室开放与基地建设部”作用,承办了“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1次,学生大赛获奖取得良好成绩,获得国家级奖项5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为11项,省级竞赛获奖人数140人,占总学生数6.1%,获奖262人次,占比11.4%。实验室开放与兴趣小组工作开展良好。开展了3个专业凡亿企业工程师主讲“射频电路与系统设计”实训课程培训。投入30余万开展实习实训任务。

为提升人才培养层次,以硕博点申报为动力,带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科研促进教学,产学研相结合,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年度,我院积极部署并申请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点预申报工作以及自主设置二级博士点“时空数据智能系统”的申报工作。完成了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核验合格评估工作任务、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合格评估阶段性报告等,

学科建设助力地方脱贫攻坚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养行业稀缺人才,完善创新人才向企业汇聚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多方赢”的人才共享模式,解决企业高水平科技人才紧缺问题。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学科实验室等,加快培养高精尖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营造促进人才流动的机制和环境,探索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在高校院所任教、专家学者在企业兼职的双向交流机制。


三、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为了扩大教师交流、本硕的国际化培养,学院组织教师撰写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申请书一份,积极推进与别尔哥罗德国立大学、喀山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的多个专业的合作培养;为促进与英国斯旺大学合作交流,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英文介绍撰写工作。在教师对外交流中,本年度1名教师获得德国洪堡大学访学资格。

学科注重以留学生为联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本、硕留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以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培养 “融中外,兼知行” 的知华、友华、爱华的中国文化交流使者。

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形成了以信息通讯为应用目标,计算机技术为硬驱动,传感器为排头兵的大学科建设局面,目的是构建高速、高性能通信下的智能应用体系。围绕相关布局,进一步学科建设将重点深化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智能通信大学科

根据国家和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科现实基础,在业已形成的研究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培养和发展特色,构建智能通信大学科。具体为发挥学科优势,组织大团队,构建信息科学大平台,凝练智能通信大学科研究方向,申请大项目,步入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轨道。发挥多学科优势,将重点学科、重点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人才紧密结合,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的人才队伍。

2. 加强省重点实验室的龙头作用

围绕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支持国家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科的固有优势,加强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应用目标的智能传感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深入布局集成电路与系统的科学研究,加强省重点实验室的龙头带动作用,促成智能通信大学科的形成。

3. 全力开展支撑人才培养的硕博学位点申请

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工作部署,2024全力开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申请的各项准备工作,对照要求提升科研、平台等各方面工作,促进学位点的申请及获批;积极准备电子信息博士点申请的各项工作,及早梳理申报电子信息工程博士学位点审核条件,针对所存在要求,细化各个方面的缺失,提前部署相关任务,对预期能获得的条件进行评估,查漏补缺,全力支持相关各项工作的开展。

4. 提升平台的水平,级别,对标国家级重大项目要求

从平台建设上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层次,建立仪器、设备共享方案,组织骨干教师及相关负责人讨论相关方案,促成现有资源的院内、外共享。

完善平台激励机制,加速实验室的科研进程,提升研发水平。进一步细化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依据重点实验室申报省级、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努力争取学科优势方向百万以上重大工程项目。

加强开放基金的对外合作引领作用,具体完成开放基金考核、结题等任务,总结开放基金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促进作用,在下一年度开放基金中争取提升申请单位、申请人的层次,建立高层次项目、人才的合作与交流渠道。

5.加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推动区域及行业经济的发展

遵循学科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以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为重点,围绕部省级大型工程项目,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射频无线大数据装备及产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强化与校外基地的联系,建立与鄂尔多斯研究院和高等研究院(沈阳)对接的研究课题,及具体方案,全力支持相关课题对接的各方面任务。扩展与中科院等国家级平台的交流,充分建立与相关平台的联系,利用优势资源,推动与相关团队、平台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

6.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行业国际化水准

加强留学生的目标培养力度,把好硕、博毕业生指导、评价的各个环节。推进外籍对点专家报告,合理安排报告经费,形成规范、科学、合理的外籍专家交流制度。开展美、欧、日、韩等国家所主导的国际项目的联合申报。响应我国政府与各国之间的多边协议及细分行业的科研项目征集号召,抓住“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请等机会,大力开展与国际科研机构、高校合作。与所建立联系的国外院校、科研院所分工,在两国政府的引导下合理、高效地开展项目申请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