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1.学院位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其前身为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成立于1994年,2005年入住葫芦岛校区,2006年撤系成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现位于葫芦岛市兴城市,葫芦岛是我国京沈线上重要的工业、海滨旅游、军事城市之一,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兴城是我国十大宜居小城市,交通便利。

2.师资力量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师资70余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1人,高级工程师1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9人(导师信息可登陆学院网站查询)。其中“国家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原煤炭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1人,辽宁省“百干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2人,万层次人选5人。近五年,获辽宁省攀登学者支持计划1人,辽宁特聘教授1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辽宁省级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辽宁省科协高层次科技专家库专家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3人,教育部学科评估专家2人,辽宁高校专业评价成员3人。并有在校学生25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
二、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类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建设学科。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示范专业,通信工程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拥有“辽宁省无线射频大数据智能应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数字化矿山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辽宁省矿山安全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两个省级工程中心等学科平台;拥有2个校级学科创新团队,学院设置5个研究所。拥有电信学院实验中心,24个实验室,使用面积3000平方米,实验设备4000余台件,设备资金3000万元。

三、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注重产-学-研-用项目的推进,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然基金、省部级项目等国家级、省级项目60余项,横向企业课题百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部,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

四、人才培养
学院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校友,分别就职于大中型国企、科研院所等单位;就职于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校友已成为知名专家、教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航天五院、东软集团等国家龙头公司、研究院所等的校友已成为高层领导或技术骨干,通过创新创业开创公司诸如深圳市奇摩计算机有限公司、北京猎讯天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瑞德艾迪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友已成为企业家。
学院每年分别考取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等知名高校硕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本科考研率达到26%;部分本科生到俄罗斯等国家作为交换生培养。学院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大创项目、全国各类竞赛,每年能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多项。
五、奖助机制
学生类别 |
国家奖学金 |
省政府奖学金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校级一等/二等/三等奖学金 |
本科生 |
8000 元/年 |
8000 元/年 |
5000 元/年 |
2000/800/500 元/年 |
学生类别 |
研究生收费标准 |
国家助学金标准 |
设置比例 |
国家奖学金 |
设置比例 |
导师 资助 |
学业奖学金 |
年级 |
等级 |
标准 (元/生) |
设置 比例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
8000/10000元/年,生 |
8000元/年,生 |
100% |
20000元/年 |
3-5% |
导师 自定 |
一年级 |
一等 |
6000 |
|
二等 |
4000 |
|
二、三年级 |
一等 |
12000 |
5% |
二等 |
8000 |
10% |
三等 |
6000 |
20% |
博士生 |
10000 元/年,生 |
13000元/年,生 |
100% |
30000元/年 |
3-5% |
10000元/年,生 |
一年级 |
不设等级 |
10000 |
100% |
二、三年级 |
一等 |
20000 |
10% |
二等 |
16000 |
20% |
三等 |
10000 |
30% |
本科生在学习阶段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研究生入学后,100%享受各种奖、助学金,更有机会获得20000元/年的国家奖学金。对于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同学,将根据学校有关政策,通过缓交或减免学费及提供奖助学金的方式予以帮助。学生入学后所缴纳学费,将根据学校奖、助学评定的相关政策以助学金方式全额返还,并可享受奖学金。

学院在院训“宁静致远,厚德学渊”的基础上,增加了“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更高精神追求,提出了指导学院未来道路的“发展”与“服务”两大理念和“七个意识”,制定了“六大学院发展实施计划”,力争让每一名电信学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