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晚上19:00,电信学院通信工程系策划组织的“2022年优秀校友系列报告会”第三场如期展开。本次报告会由通信工程系优秀校友白莹主讲,主题为“水下图像处理和人体行为识别的研究现状与应用”,陶志勇老师主持。通信工程2019级、2020级学生及相关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参加了此次报告。

主讲人:白莹,2018年获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21年获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硕士学位;自2020年1月于中科院自动化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习;2021年9月至今于中科院沈阳计算所读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为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检测、人的行为识别。在《机器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及协助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参与智能无人机集群系统挑战赛,负责视觉部分,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及数字检测识别等工作。
白莹对研究水下图像处理和人体行为识别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本场报告会,她结合自身经验主要为同学们讲述了以下内容:
1.水下图像处理:相比其他复杂的高成本技术,基于复原技术的水下图像清晰化方法在探索及开发海洋资源方面具有低成本和易操作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水下机器人的感知和作业能力,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下图像复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涉及海底光缆的铺设、海洋生态监测、海底沉船的打捞、水下安全检查等领域。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
(1)建立符合水下光学特性和成像理论的数学模型
通过对光在水下的散射和吸收现象进行分析,考虑到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水
下的传输衰减特性,进一步分析传统散射模型应用于水下图像存在的问题,建立更符合水下图像成像机理的数学模型。
(2)结合新的水下成像模型,提出基于色彩校正与修正模型的水下图像复原方注从海洋光学原理角度出发,首先针对色偏问题,对衰减过快的水下图像颜色通道进行补偿,再结合修正的水下散射模型及暗通道先验信息估计模型参数,改进介质透射率估计算法实现光晕噪声抑制及去除后向散射模糊。并完成在不同水下环境有效性试验验证,实现在不同色偏程度、不同浑浊度条件下快速获取清晰图像的能力。
2.目标跟踪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跟踪方式主要有两种,密集跟踪和稀疏跟踪。密集跟踪指“一系列的检测”,对于视频中每一帧图像都要进行目标检测及定位,根据时间线串联起来得到目标轨迹。只能实现已知类别的定位+识别+跟踪。稀疏跟踪指“动态检测”,通过试图判断出目标的移动轨迹,只处理估计位置附近的像素。不需要目标识别,可以根据运动特征来进行跟踪,减少了大量的计算。目前的主流方法是基于判别式的目标跟踪,将目标跟踪问题转换成为一个对且标和背景进行的二分类问题,通过在线或离线学习的检测器对目标和背景进行区分,进而找到目标的位置。
3.行为识别与智能医疗:应用于帕金森运动迟缓自动量化方法。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加快,计算机视觉等应用层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需求的持续旺盛,智能医疗方面存在较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最后,白莹就与会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与师生们开展了交流和互动。本场报告会,让同学们对水下图像处理和人体行为识别方面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对同学们选择未来的学习、研究、工作方向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优秀校友系列报告会”是电信学院校友工作推出的一项重要活动,已连续开展多届。旨在通过优秀校友奋斗历程帮助学院广大学子树立奋斗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学校学院与校友及校友企业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合作共赢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