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研学不辍,继往直前

发布者:吴岳新 [发表时间]:2022-06-05 [来源]:刘超 [浏览次数]:

——记2022届博智超云工作室毕业生团队

博纳百川,智若超云。博智超云实验室立足实践与创新,引导广大同学把勤奋学习、热爱真理、提高能力培养作为其在校期间主要兴趣和热点。通过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增强广大同学的科技意识,浓厚我校及我院学生科技氛围,为全校及全院学生营造一个从事学术科技活动的良好环境,促进我校及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他们站在实验楼南301的讲台下,互相整理着学士服,门口“博智超云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的牌子被擦的锃亮,略显嘈杂的环境掩盖着大家激动的心情……”。印象中这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幕,但2022年初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这些美好的青春毕业季设想。大家坐在电脑前紧张的结束了答辩,随着PPT致谢页到来而演示完的还有历历在目的大学四年时光。

故事开始在一个阴沉的周日上午,随着一张张试卷飞快地传递,一群大一新生聚集在一个略显拥挤的小黑屋,随着一名手持长卷的白衣学长快步进入,博智超云新一届招录考试开始,从此大家开始了一段谁都抹不掉的“奇幻经历”。也有过至暗经历,时间只剩最后六小时,可是手工焊接的电路板依然不能输出任何波形,如麻般的杜邦线一点一点捆绑住取胜的心。他们在凌晨十二点决定重新焊接电路,焊锡被一点一点镀上,测试设备也在不停运转,终于在日出前的最后一刻出现了那最可爱的“波形”。

这就是博智超云实验室2022届毕业生大学故事的冰山一角,他们中有勤勤恳恳为技术痴狂的谢伟鹏同学,也有比赛期间不分昼夜调试和焊接电路的才晓龙、安佳祺、杨岳宽同学,有专心代码编写和仿真测试的李田禹、张喜乐同学。在这四年期间,大家有数不尽的奋斗时光可以回忆。回想起在实验室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时光,三天四夜的时光,大家伴随着黎明的曙光焊接着电路板,一边调试着程序、一边吃着泡面。在这其中他们曾经遇到过无数问题,正是这些实践中的问题,使得他们更加懂得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正是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教训,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与比赛中都更加细心,只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大学四年完结之际,他们均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大学本科的学习生涯,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辽宁省政府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多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创意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赛事的多个奖项。展望未来,勤耕不辍的才晓龙同学被保送到东北大学,思捷智敏的李田禹同学被保送到西南交通大学,杨岳宽、安佳祺、谢伟鹏、高飞均被保送至本校读研,天赋超群的张喜乐顺利考取南京邮电大学。还有一直是我们“领头羊”的孙巧玲同学继续着她的奋斗事业。他们还想感谢对他们给予无微不至关怀的各位学院老师们,还有重要的引路人李政学长、江佳琳学姐等一众学姐学长。

乘风破浪,既往直前,在这四年中,他们不断地去尝试,在代价最小的年纪里他们勇于试错,不断前行,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不只是收获了一众奖项,更多的是一种经历,是为自己不断向前的积淀,是理解和体验了团队合作的作用和力量,他们这四年无疑是没有虚度的,他们成就了一个模范团队,齐心协力,攻克万难,也同时带领了更多的同学走向青春之应有华章,走出了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势,为华夏亿万载,为中华亿万人,这就是这个团队已经完结但却永无止境的大学四年。

在临近毕业之际,他们自豪的说:“请祖国和母校放心,强国有我,必当不负振兴中华之愿”,将秉承母校“诚朴求是,博学笃行”校训,勤恳治学,努力前行,不忘初心。

笔落至此,2022届博智超云工作室毕业生团队全体仅以下文表达对于母校及学院四年来的培养表示感谢。

龙湾序

——杨岳宽

辛丑以已,壬寅漫至,青竹四年,猝然而逝。途突枝分,顿感局促,然此篇以结混沌而开新章。忆初入华园,背门孤山,浅睡浮海,稚子何知,躬逢胜饯。日氤钟楼,霞披密林,行路时时时传翠鸣;书香四溢,翰墨浓稠,笔落处处处现芳华。而过四载,不识百态;奇性丛生,误过绯池,番而治学,未落末流。而言与前,城兴之邦,葫芦凫渚,渤海之滨,首山之浦,日渔鱼而烟生,年碎岁觉春逝。吟啸徐行,经年相伴。

幸而白衣,粗识盈虚,不悲失路人,无为他乡客。感为吾师,拨迷见津。车且不动,左动右如?时时而理,亦时时测。刘众之室,博纳百川;龙祺禹鹏,智若超云。斯是陋室?挟长风而破浪,接云帆后济海。寄景于明,岂曰无袍?寄心于坦,岂曰无泽?寄我于世,岂曰无裳?

纵有青鸟知我意,横有烟火慰我心。血阳略啄墙上影,却声声肖云破;三家两户归路行,才潇潇了路鹅。问道而来,尽是萍水相逢;衔环结草,又育袍泽之谊。且看今日镜中谁,来日谁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