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31日,我院组织教师参加”农理工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要素方法及申报规程策略案例指导专题培训线上与线下会议。我院党委书记王永贵教授、院长南敬昌教授、副院长孟祥福教授、通信工程系张沛泓主任、电信工程系徐维老师及我院其他老师于现场或利用腾讯会议线上参加专题培训会议。



四年一届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按照《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设立、由国务院批准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最高奖,新一轮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将于2022年展开。
本次培训分为两天举行,培训特色是:在线讲授+分组交流+答疑解惑+问答互动+指导解答。会议主要议题聚焦为:(1)在新时期如何聚焦立德树人和金课建设、推进知识向能力转化;(2)课改项目如何结合“课程思政”进行创新研究、培育和凝练成果;(3)提升新时期高校教师的教研能力,学习教研课题选题与设计及教学成果的凝炼方法与技巧,探讨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成果转化经验;(4)为培育下一届省级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做好前期准备,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管理。
10月30日下午,由南开大学张伟刚教授讲授《教学成果的培育与申报策略》,张教授是研究性教学团队负责人、光学工程专家、高等教育教学专家、天津市教学名师和南开大学首届教育教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张教授结合其多年教学经验,讲述了教学成果奖的含义、教学成果奖的价值和教学成果奖的作用;会议过程中提出了教学成果培育三要素和教学成果的培育方式;分享了教学成果案例,如P-MASE模型五步法和典型案例分析应用,并且帮助老师解析了申报常见问题。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学习到如何申报教学成果奖,在申报过程中要注意教研积累、加强重点培育、把握申报时机,掌握了教学成果奖申报的评选标准、选题申报原则与定位、申报规程及策略。
10月31日上午,由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曹阳作《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与申报体会》的报告。
曹书记在会议报告中对教学成果奖的选题方法、实践过程和申报教学成果奖的策略与流程进行了系统的讲解。曹阳长期从事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工作,结合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信息化与国际化建设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老师们讲解教学成果奖的选题方法与实践过程,将如何申报教学成果奖的策略与流程分享给大家。
我院高度重视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及申报工作。教学成果是学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教学成果不仅反映教育教学规律,更具有其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意义深远。
为了提高我院教师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项目申报等方面能力,学院研究决定,本学期我院利用师资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线上讲座和报告开展教师系列培训,本次培训是系列培训中的一场。此次系列培训的开展,将为我院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