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芯之所向 行之所往 | 跳动的中国芯​

发布者:翟雷应 [发表时间]:2021-10-30 [来源]: [浏览次数]:

芯片是手机、计算机、汽车中的关键核心部件,在国防军工、航天卫星等领域更有着大量的应用,并且表现出色。近几年的数据表明,芯片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型进口商品,超过了原油。全球性“芯片荒”让“中国芯”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我国已从人才培养、产业链补全、核心技术突破等各方向着手,全面布局国产芯片研发。我院紧跟集成电路发展的步伐,积极布局人才培养与产教发展体系。10月20日,受安博教育的邀请,我院翟雷应教授与唐盼盼副教授参加了第四届半导体才智大会,本次大会以“芯之所向 行之所往”为主题,汇聚了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半导体企业代表,围绕半导体行业人才、产教融合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共商产业人才大计。大会独家发布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20-2021年版)》,同时举办了“创芯中国”全国集成电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

 

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大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面临一个衔接的问题。人才培养需与时俱进,在会议上,教育机构方、国内领头的集成电路企业、高校代表从各自的角度全方位解读了目前人才的新特征及人才需求情况。我院也很早布局集成电路专业学生培养体系,早已形成相关的实验实训体系,进一步将其植入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中,便可为集成电路及国产装备研发验证提供一流的公共实验平台和产教研融合基地。而另一方面,集成电路加工要求高,加工资源紧缺是制约大多高校这一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翟雷应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多方位联合集成电路加工资源,通过双向共赢的方式打通最后一公里,弥补该方面的短板,打通学生进入该行的通路,使我院的优秀科研成果尽快进入集成电路发展的行列中,提升我院在行业的影响力。会议中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等都对开放式加工资源进行了介绍,这些都能够成为我院目前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及科研平台的重要补充。

会议期间翟雷应教授与唐盼盼副教授分别向天津大学马凯学院长、北方工业大学闫江院长、南方科技大学周生明院长赠送了我院的发展历程宣传册及我校人才招聘宣传页,同时表达了我院对集成电路芯片合作资源共享的积极意向,为我院打通芯片加工之路争取外部资源。此外,翟教授与宇称电子的技术总监许鹤松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于企业的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积极为我院相关专业学生争取实习或就业机会。

芯时代的到来,为跳动的“中国芯”提供持久动力,需抓住高精尖集成电路发展的重大契机。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人才就业等是主要内容,能够抓住换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将为我院带来极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