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聚焦学院发展 共创美好未来│2020年度电信学院重要工作回顾

发布者:电信学院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1-03-09 [来源]: [浏览次数]:

1. 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态势良好

在学校“人才工作年”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引领下,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双百计划和学科发展人才驱动计划,本年度签订入职协议博士3人,正式入职1人,正在办理入职手续2人。社招方式引进硕士教师3人,其中专业教师1人,辅导员2人。

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2名教师晋升副教授,2名教师岗位晋级,3名教师圆满完成出国访学任务,1名教师获批CSC2020项目,4名教师参加百度深度学习线上线下师资培训,2名教师担任辽宁省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车联网集成应用师资培训讲师,7名教师参加师资培训。4名教师完成学校拔尖人才考评。

2. 招生录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百人目标,做好大力宣传和各项招生工作。2020年度招生102人,其中本校56人,外校46人,完成了学院研究生年招生百人目标,实现了学院招生录取工作的新突破。2021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为121人,达到近几年最高值,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2020年度本科生招生535人,除去强化班和实验班等,实际到院505人。全院各专业最高分595分,各专业最高分较去年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480分以上占比70.6%。各专业最低分471分,超出学校最低分10分,超出学院去年最低分10分,计算机专业最低分达到480分。招生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

3. 本科生目标驱动计划重要指标创新高,研究生培养稳步推进

学院持续推进本科生培养目标驱动计划。2020届(2016级)本科毕业人数415人,考取研究生109名,占比26.5%,录取人数和占比近年来最高,数量和占比均位居学校前列。

2018级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为41.52%,2019级四级通过率33.45%,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2020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160余人次,获奖100人次;30人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国家专利5项;发表论文3篇。实践能力达标率逐步提高。

2020届毕业研究生81人,授予学位78人,其中博士3人,学硕24人,专硕38人,工程硕士13人(2014级工程硕士2人,2015级工程硕士11人)。

4. 专业建设和工程认证有序开展,成果突出

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方面加强了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逐步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建设流程。

开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认证申报工作;开展了通信工程、电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的专业评估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备案。

3位教授主持的3项教学成果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5. 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继续推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被辽宁省推荐到教育部学位中心备案。

申报并获批了2个校级学科培育创新团队——智能无线射频创新团队(南敬昌)和矿山大数据团队(孟祥福)。

组织申报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智能无线射频与矿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并获得学校推荐。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第五轮评估圆满完成。

开展筹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国际联合办学项目的申报工作。承担计算机专业国际班教学和培养工作,承担3名国际硕士留学生培养任务。

6. 各项科研指标均有突破,科研成果丰富

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成功获批1项青年基金项目(陈吉)。申报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9项,获批5项,其中重点攻关项目1项、服务地方项目1项、基础研究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横向项目立项3项,总经费190万。

共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B1类期刊15篇。申报发明专利3项,其中申报职务发明专利1项;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2项。出版专著1部。科技成果转化1项。

承办“安全可靠性运行监测与检测评估服务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年度会议1项。协办“2020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1项。

7. 实验室建设有效推进,大赛效果良好

实验室全部实施开放,安排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序进驻实验室开展实践实训。各专业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组建大创大赛团队。

完成实验楼新实验室的基础设施配置和环境改造,购置仪器设备、办公桌椅、实验耗材等。

申报获批中央地方共建经费项目160万,并成功完成招标。

利用实验室开放首次参加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CCPC),20支队伍参加网络选拔赛,8支队伍参加CCPC东北四省赛,4支队伍获得优胜奖。

8. 校企合作和实践基地取得良好成绩

学院与百度公司签订了“百度公司-辽宁工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校企协议”,百度公司每年为学院免费提供价值403万元的AI教学资源,极大提升了本科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参加线上培训数百人,2名教师参加北京线下培训。

9. 持续投入资源加强软硬件环境及条件的建设和改善

持续推进文化宣传工作。学院公众号共发布稿件200余篇。完成了实验楼走廊文化建设,设计安装展板80余块。有效促进了学院声誉提升以及学院生源质量的提高。文化宣传与网站建设部之下增设了“新媒体部”,利用其他网络平台和论坛等进一步扩大宣传领域。成立电信学院研究生分会,下设新媒体中心,同时隶属文化宣传与网站建设部。

投入资源对学院教学科研、研究生工作室等办公环境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适当增加研究生工作室数量,改善学院学科学术交流环境,改装了6个房间,大大提升了学院的硬件环境。

10. 疫情防控工作为教学保驾护航

按照学院统一安排和部署,学院党委认真履行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和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为教学科研保驾护航,顺利完成在线教学任务,完成2020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生在线答辩和毕业离校工作。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秋冬校园传染性胃肠感冒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