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信息处理与编码理论
授课教师:林森
授课班级:电信研19-3,4班学硕
授课方式:腾讯会议+QQ
《信息处理与编码理论》是我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新学期教育教学的影响,保证教学质量,通信工程系结合实际情况和本门课程的特点,制定了线上教学方案:课程利用腾讯会议直播和QQ群线下交流方式进行。为了有序的安排线上教学和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发挥教学示范作用和提高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在授课、答疑及实践指导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相应地调整,落实学校制定的线上教学的要求政策。下面分别从教学要求,教学记录和心得体会三方面,介绍本门课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教学要求
在开设课程前已经建立专用课程QQ群,用来发布课程相关资料和方便交流。本课程使用腾讯会议软件进行直播,主要使用其屏幕共享功能,不仅保证了教学质量,还有助于课堂中师生的互动。上课之前,发布腾讯会议的授课地址入口等相关信息,学生点击链接即可进入课堂。下图为刚进入腾讯会议课堂时,班长正在核对出席人数。

教学内容分为学生自述和老师教学两个部分。统计了本课程学生的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方向,并且根据大方向进行分组。提前一个星期,安排两到三人对自己的具体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度进行阐述,同时分享个人做研究的经验。学生提前准备PPT,每次上课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分别进行讲解,并且和老师、同学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对该学生做研究的一些困惑进行解答,有助于每个人在科研学习中少走弯路。目前已经有两组学生进行了阐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了互动性,效果良好,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老师教学部分主要是本课程的专业知识,提前准备好的课件直接共享给学生,并在线进行实时讲解。为督促学生认真听课,视频中途进行连麦提问和相应地测试。下图为课程PPT屏幕共享。

在QQ群里已经上传《信息处理与编码理论》电子版教材,Matlab与本课程的学习资料《计算机仿真技术与CAD-基于MATLAB的信息处理》等,有助于在课下进行自我学习巩固。同时分享了周志华的《做研究与写论文》等经验性文章,告诉学生们,作为研究生该如何做研究并进行高质量的论文写作。下图为QQ文件分享截图。

每章布置了单元测试和作业,以及讨论任务,计入平时成绩。对学生不懂的问题或其它相关课程问题在QQ群进行答疑。
二.教学记录
为了记录线上课堂的教学任务,要求每个人拍摄自己学习的照片,而且照片要有时间水印。图片为线上课堂教学时学生们都在认真听课。







线上教学记录图片
三.心得体会
1.每次上课前都要精心准备,为学生展示直观的学习资料,展现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特色,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网络平台结合,尝试线上直播线下交流的混合式教学。上传这节课所需的相关资料,课中能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反馈和提升,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动良好,课后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成果。在如何组织学生线下的自主学习活动、如何加强线上教学的互动、如何设计探究任务和问题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对上课的节奏和内容进行调整。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就是肯定了教师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做出的努力。
2.充分利用腾讯会议平台,使用软件自带的屏幕共享和群聊功能,使线上教学非常方便。保持网络通畅,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与在学校相同的课堂教学质量。线上教学利于同学使用自己的电脑进行相关实验,让同学更好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3.通过学生与老师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开学以来,本课程线上教学工作整体平稳运行。面对线上教学的挑战,全体学生保持状态,杜绝投机取巧,提高自律意识,保持着不断学习的心态,不断克服困难。教师以此为契机,提高教学素养,进行教学理念变革,提高混合式教学水平,实现线上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双赢,从而加速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