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研途有你更精彩 求真学问向未来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4-27 [来源]: [浏览次数]:

研途有你更精彩   求真学问向未来

电信学院党政领导和全院教师十分重视本科生考研工作,在2019届本科生考研工作中喜获丰硕成果,考研录取人数和录取率再创新高。学院共有166人报名参考,到目前为止共有91人被成功录取,考研比例为26%,其中有33人被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985、211院校录取。

——不忘初心育桃李 奋进考研结硕果——

在成绩的背后,是全体师生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学院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良好体现。学期伊始,学院组织召开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活动,邀请考研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为在校学生做报告,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考研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考研信心;在考研报名前,组织召开考研动员,邀请学院相关领导为考研学生做动员和指导;在考研结束后,学院教师也主动担起责任,在复试和调剂等环节对考生进行指导。

 

因为有信念,所以有成功

陈宏栉,中共党员,电信学院计算15-1班学生、电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曾获“辽宁省优秀大学生”、“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社会实践标兵”等荣誉称号,402分考入东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

考研路上困难重重——一部分来自环境,一部分来自自身。但当直面这些艰难险阻时,陈宏栉表示心中一定要有坚定信念“早上要比别人来得早,晚上要比别人走得晚”。每天早上要逼自己爬起来,晚上不一定要走的特别晚,但是在计划的学习时段一定要保证自己确实是在学习。2017年暑假期间,他和同学来到大连鼎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个人社会实习。爱好广泛的他还用心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力图在不同的领域锻炼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服务社会做全面准备。三年多的大学生活,他不断努力进取,在思想、学习、工作、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陈宏栉建议: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找到自己的同伴,前行的路上需要有同行的人,有同行的人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并且有同行的人更能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范晓梅,中共党员,电信学院电信15-2班学生,“201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的”,曾获“立志成才优秀大学生”,“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校职创优秀个人”等称号,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338分考入郑州大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

在学习上,作为一名专业第一的学霸,在别人的印象里,她应该拥有着一本武功秘籍,里面撰写着天下第一的学习方法。但是对于她来说,脚踏实地才是她的独门宝典。她的学习时间像年轮一样规则并呈现着精确的美感:早八点到晚九点,中午休息一小时,认真、刻苦、脚踏实地,周而复始。当谈到舍友时,她是面带微笑和感怀的,是舍友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才支撑着她一路坚持下来。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陪伴,每一步才能走的更加坚定与执着。她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如果你还在仰望星空,那么,不要忘了在你抬头的时候,已经有好多人走在了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我们每走一步留下一个脚印,当这些脚印连成一条线,那就是你要坚持和前进的方向。”

长路漫漫,上下求索

蹇杨,中共党员,电信学院电子15-2班学生,曾获4项科技学术竞赛奖项,多次获得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曾担任校心委会部长、心委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务。375分考入东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优秀的人,总是经历了比常人更大的压力和责任。蹇杨在大三考研备战的同时,还担任了校心委会的主席,成功组织承办了多项大型活动。作为一名党员,她认为党对她的熏陶也相当重要,是党的教育使她懂得了要相互学习,要为集体、为他人奉献的道理。 在学习上蹇杨也力争上游,无论严寒酷暑,每天6点半起床学习,从英语、数学到政治、专业课,一直学习到晚上,最后再总结一天的成果并及时制定第二天的学习计划。她有着清晰的目标,并热爱着自己的专业,想更加深入丰富自己的专业水平,所以选择考研这条道路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天即使很累,但是有一群和你一样的人一起探讨理想,就是最开心的事了”蹇杨说。业余时间蹇杨还喜欢摄影。拍下一张张自然的照片,即使无人分享也很美妙,懂得劳逸结合,才能长久地走下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王慧,中共党员,电信学院通信15-1班学生,2015级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现担任班级团支书和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职务,曾任学院职创委办公室主任、副主席,获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340分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

在和她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她是2018年12月份开始走上考研道路的。在她看来,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别处的风景再美也与自己无关。在接近考研的日子里,她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紧致有序,早晨6点20起床背单词、看错题,利用午睡后没课的闲暇做一些英语阅读,在晚上闲下来的时间里整理自己的错题集……这样的生活枯燥而又乏味,但是她却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下来并且取得了成功。她说,在考研过程中,她与几位研友互相激励,在逆境中互相搀扶,这是她考研路上能一直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她给有考研意向学子的建议是:“只要你对自己未来尚存希望,那就不顾一切地走下去!”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姚清芸,中共党员,电信学院电信15-1班学生,曾获校一等奖学金,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等称号,333分考入上海海事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

在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时,她没有像大多数学生一样选择放松,而是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选择与规划,通过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对社会各种综合评定,在大一时便下定了要考研的决心。尽管她知道这条路充满荆棘,但是她依然树立起了考研的远大志向。 在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她立即制作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严格监督自己执行。课上认真听课,课下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并参加了学校发起的活动,开阔自己的眼界,认识更多的朋友、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日复一日的坚持不但获得了成功,还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更收获了友谊。对于姚清芸而言,在学习上、在生活中,都少不了朋友的陪伴。寝室四人都有一样的目标,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一起为之努力奋斗,美哉!幸哉!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战宇潇,中共党员,电信学院计算15-2班学生。曾任班级团支书、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获校二等奖学金,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369分考入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

2015年9月,战宇潇考入我校电信学院,初入大学,有许多的不熟悉、不适应,但是她坚信自己能够探索到计算机学科的奥秘。在课上,她专心听课、做好笔记,课后她以复习为主,强化基础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备考的过程中,既有痛苦又伴随着快乐。因为在她的认知中,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向浩瀚的计算机网络靠近。在考研方面,她也给大家提出了建议:既然确定考研,就要坚持下去。这是一艰难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另外大学生活中不只有学习和工作,还有休息和放松。她有许多的兴趣爱好,可以在备考的同时缓解巨大的精神压力。她认为要把运动与学习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学习、工作。在考研时,她也建议我们劳逸结合,适当的放松自己。追逐没有尽头,梦想不能止步,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经历的事还很多。

在考研的过程中,学院还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班集体,在班导师的正确引导下,班内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考研氛围,备考研究生的同学们组成考研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疲惫时相互加油打气,遇到难题时一起攻克,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似水年华,逐梦前行——电信15--2班

二十九人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组成了电信15-2这个全新的班级。四年走来,大家有过陌生、有过磨合、有过欢乐、有过成功。岁月在电信15-2这一个集体中留下了痕迹,见证了它的成长。团结友爱、奋发向上这两个词汇在它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电信15-2班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班级同学刻苦努力,互帮互肋,成绩显著无“留降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以优带劣,真正的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班级中的每一个人都奋发向上,用实力向大家证明了自己,更证明了电信15-2是一个十分优秀的集体。在班导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自我定位、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约束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学都能按照学校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每个人都知道主动学习,走出寝室、走进自习室,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气氛。最终有12名同学成功考取研究生,其中范晓梅考入东北大学,刘鑫博考入郑州大学。

梦想,就是我们的鲜衣怒马——通信15-1班

通信15-1班是一个思想上进,学习氛围浓厚,生活健康和谐,课余活动丰富多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活力四射、团结向上的班级体。班级的每个成员都关心爱护这个充满温暖、充满活力的集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就像是若干支小河汇成海洋,集满了力量。他们人人都心怀远大理想,为未来攒足了劲儿。在研究生备考期间,班导师叶静老师时刻关注着每名备考同学的动态,耐心地指导全班同学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最终通信15-1班共考研成功11人,其中王慧、郑玉鑫分别考取了中国地质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

无畏向前,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计算15-3班

2015年9月,当秋风逐渐带走夏日炎热的时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也迎来了一个新的班级——计算15-3班。接下来的四年里,班级的每一位成员都刻苦努力,使得班级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研究生备考期间,班级成员经常会在群里上传最新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分享最新的考研政策、录取政策。同时群里同学之间的讨论也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有着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好处。而考研的同学与不考研同学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谦让也是同学情的一种体现。早起的考研生减小自己的动静给其他室友自由的睡眠时间,而其他的室友也选择晚上提前结束自己的娱乐活动给考研生充足的睡眠,他们相信,毕业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在班级同学的共同的努力下,共有9名同学成功考取研究生,其中常光耀,李霞两位同学分别考上河北工业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