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电子信息工程系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报告

发布者:吴岳新 [发表时间]:2025-09-16 [来源]:张沛泓 [浏览次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工程开发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胜任信号处理与数字电路设计、射频微波电路与系统设计、测试测量等方向的工作,就业领域涵盖电子信息、通信、军事、矿业等多个行业。

本专业自2002年起招收本科生,至今已培养千余名毕业生,目前在校生约500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在读博士教师3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10人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本学期,我系在学生培养、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及学科竞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学生培养

1.理论教学

2025年春季学期,我系面向2023级开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四门专业基础课程;面向2022级开设《射频电路设计》《数字电子系统设计》等四门专业必修课,以及《嵌入式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等五门专业选修课。所有课程教学秩序良好,未发生任何教学事故。

2.实践教学

学期承担的集中实践教学任务包括:2022133名学生的《电子系统与电路设计》(4周)、2021126名学生的《毕业实习》(2周)与《毕业设计》(15周)。
   2022级的《电子系统与电路设计》课程特邀企业专家进校开展嵌入式系统与FPGA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021126名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中,120人通过两轮毕业答辩,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并获得学位。其中毕业设计成绩优秀14人、良好27人,占比分别为11%21%。另有5人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具体名单见表1

3.学生升学和就业

2021级电信专业毕业生共125人,就业97人,就业率达77.6%。其中升学37人,升学率为29.6%;直接就业60人,就业率为67.83%。升学学生中,国内研究生录取21人,第二学位16人,录取高校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就业学生中,协议就业、合同就业和地方项目就业共51人,灵活就业9人。主要就业单位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铁塔、国能神乐煤炭、国家能源集团等知名企业。

二.课程建设

我系教师积极推进线上线下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组建教学团队,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努力打造省级和国家级一流课程。目前已成功获批5门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具体信息见表2

同时,教师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推进个性化学习模式改革,积极申报校级AI课程建设项目。目前在建校级AI课程5门,详情见表3

此外,我系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试题库开发工作,目前已完成3门课程的试题库建设,另有2门课程正在建设中。

三、学科竞赛

我系高度重视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博智超云实验室、云部落实验室、知行社实验室、智能无线射频兴趣小组等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包括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等,累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40余项。部分获奖情况见表4

四、总结

本学期,电子信息工程系在各方面均稳步推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今后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与课程建设,推动产学研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科建设水平。



审核:吴岳新 彭晏飞 南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