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晚19:00,电信学院通信工程系策划组织的“2023专业新技术系列报告会”第二场如期展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乃安教授主讲做题为“通信之道与术”的报告。通信工程2020级学生、部分研究生及相关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参加了会议,报告会由陶志勇教授主持。
主讲人:刘乃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网络与信息安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主任,中国电子线路教学与产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地区电子技术与线路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电工电子MOOC联盟理事,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联合会理事,教育部虚拟仿真创新联盟信息领域电子信息专委会副主任,工信部“现代通信工程”行指委委员,电子线路和电子技术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副主任,“高频电子线路”和虚拟仿真实验两门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曾获得省部级教学与科研成果奖4项,出版教材和著作18本,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
刘乃安教授在通信课程建设及发展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本场报告会,他结合自身经历主要为同学们讲述了以下内容:
(1)通信工程专业
刘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科学、技术、工程这三个概念,并从“工程”、“专业”和“通信”三个方面来阐述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是一种核心技术或多种核心技术在配套技术的支撑下的一种集成。它为社会和人类提供产品,提供可以服务的装置和平台。专业是指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通信是按照一致同意的约定传递信息,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此外,刘教授还用类比生物系统的方法介绍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架构,同时阐述了通信的发展历史和人类文明、现代通信新技术、通信的最终目标、通信要解决的问题等。
(2)移动通信系统
从1G的语音小容量通话到目前5G的三大应用场景及仍在探索中的打通虚实空间泛在智联的6G,基础科学的进步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石,对速度和容量的追求是通信系统发展的驱动力。目前随着5G系统的商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万物连接)成为移动通信系统追求的终极目标。6G的新需求是实现万物智联、虚实融合。其核心领域是实现新的空口,即寻求无线通信新维度扩展香农极限,研究新频谱,提升传输速率;其融合领域旨在探索ICDT融合的基础理论,解决通信、计算、存储一体化科学问题,构建通信+AI的新架构,研究新算力,提出新算法。6G网络的三个目标是甚大容量与极小距离通信、超越尽力而为与高精度通信、融合多类通信。
(3)无线IP网络
与移动通信系统相比,无线互联网络的业务主要是数据,传输带宽较宽,采用分组交换或软交换,采取随机接入方式。无线IP网络的发展最早是以主机为中心的无线电报网,然后出现了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其主要目标是借助通信系统,使网内各计算机系统间能够相互共享资源。在此阶段,以ARPANET为基础,形成了基于TCP/IP协议族的因特网Internet。目前发展的泛在网能够实现网络的广泛和纵深覆盖,追求信息的快速衔接。无线IP网络的发展追求安全性、移动性、可扩展性(IPv6)、节能性、融合性。
报告会后,刘乃安教授亲切地与师生们开展了交流和互动,回答师生的提问。本场报告会,他让同学们对通信产生的根源、通信理论及发展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同学们选择未来的学习、研究、工作方向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专业新技术系列报告会”是电信学院依托专业优秀专家推出的一项重要活动,已连续开展多年。榜样的树立对于激发在校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学校学院与专家及专家所在学校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合作共赢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