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管理 >> 正文

电信院全面推进学科建设 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吴岳新 [发表时间]:2025-08-29 [来源]:翟雷应 [浏览次数]:

2025年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以人才引进、学科平台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产学研融合为重点,全面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第六轮学科评估和“十四五”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人才引进与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持续推进“人才双百计划”和“学科发展人才驱动计划”,通过“现场招聘+动态追踪”模式,精准引才育才。2025年上半年,学院赴北京开展博士现场招聘1次,组织人才引进面试15次,意向博士来自于美国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国际、国内一流高校。推荐校级面试13人,成功引进2名博士,海归青年博士1人,还有三位博士目前正在与学校签订协议阶段,并与30余名博士建立了长期联系。此外,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力培训5次,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23次,实施青年教师托举计划项目,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覆盖教师8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学院多维度的师资建设体系下,本年度引进人才在两年后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体现了我院高质量的师资建设成效。

二、学科与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及平台建设,围绕双一流建设和第六轮学科评估目标,完成了多项重点工作。上半年,学院组织教师申报了涵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个维度的双一流项目,并总结了2024年双一流建设成果。此外,学院始终抓住一切机遇,努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面向数字赋能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一体化平台”,并完成了重点设备的调研工作。在学科评估方面,学院完成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的第六轮评估阶段性总结,组织更新了两个学科第六轮评估达成数据,部署了存在短板的应对措施与提升计划,为冲击C级及以上评级奠定了基础。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突破

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国际化办学战略,在中外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项目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上半年,学院与英国斯旺西大学达成了本科“2+2”和研究生“1+1”联合培养项目,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搭建了重要平台。2名本科生成功获批俄乌拉尔联邦大学 “2025夏季大学”项目。学院努力拓宽对外交流口径,推进国际化办学能力,完成了中德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78门本科课程和21门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中英文大纲完善工作,并参与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报材料培训会。此外,学院始终坚实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上半年信息通信学科分别入学1名硕士研究生及一名博士研究生,针对留学的培养,制定了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升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能力。

四、产学研融合与学科联盟建设成果丰硕

学院以推动学科行业发展为己任,以服务辽宁振兴为目标,积极构建“高校-企业-研究院所”三维联动网络,推动学科联盟向产业化、科研化纵深发展。上半年,学院赴北京、西安等地开展学术交流、访企拓岗等活动,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4所、北京顿思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西安恒达微波有限公司等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新建了4个校外实习基地,促成多项科研合作与人才共育项目。学科通过行业推进学科联盟的打造,力促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学科通过积极参与广泛的学术交流,加强学科联盟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上半年学院教师参与“先进通信与安全技术论坛”、“2025中国微波年会”与“2025中国合肥功率半导体技术应用大会”、”2025光电材料与器件”等会议并做主题报告,受邀参加青年科学家圆桌会议论坛等交流活动,拓展与行业专家、学者的联系。此外,学院始终积极与本区域各行业机构的联系,推动学科交叉,上半年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建立密切合作,面向医工融合应用,聘任医院专家为兼职导师,形成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共建区域高水平医疗中心的合作联盟。

五、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再创佳绩

学院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2025年上半年,学院申报国家自然基金1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批辽宁省高校基本科研项目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1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5人次。

为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学科上半年积极申报了集成电路硕士点及电子信息博士点申报,推进人才培养。布局集成电路发展方向。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录取硕士研究生153人,生源覆盖重庆邮电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水平院校;研究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学院积极推进数智赋能教学改革,获批校AI赋能课程建设培育课程14门,举办了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3%,展现了学院的教育成果与毕业生的实力。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达24%,展现了学院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我院教学质量和学风建设的成果之一。此外,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63项、省级奖项84项,展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

六、展望未来:锚定目标,再攀高峰

2025年下半年,学院将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平台提升、高水平成果产出和国际化拓展,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顺利完成。学院将以第六轮学科评估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科方向,提升服务地方和行业的能力,为学校“立足阜新、东进沈阳、西出蒙新、贯通丝路”的发展战略贡献更大力量。

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推动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为辽宁全面振兴和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审核:南敬昌 孟祥福